A09:街拍/新民印象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摊头的“互联网+”
种楠
买大饼油条的顾客,拿出手机对准二维码扫一下,付款成功,真方便
零食小摊左右两边都有二维码,顾客、摊主两方便
修鞋匠的摊位旁,大大的二维码
菜场边老太太卖葱姜的摊前贴着醒目的付款二维码
烘山芋摊也挂上二维码让顾客自己扫一扫
修车小摊旁的二维码,为打气、修车的顾客提供方便
请关注新民印象
  种楠 图/文

  大饼油条、修车、修皮鞋,侬是用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迅速普及,其便捷程度令路边的小摊贩也越来越多地加入使用移动支付行列。

  漫步街头见许多小摊上,摊主都会在摊旁放置一个微信收款二维码,让前来买东西的市民拿出手机扫一扫即可轻松付款。

  手机支付之所以流行,首要因素就是方便——特别是摊头上的小生意,面临的总是“掏钱和找零,角子与分头”,不仅繁琐而且浪费时间。而移动支付只需打开手机扫一下码就轻松结账。

  使用移动支付,也涉及到顾客的诚信问题,因为摊主生意一旦火爆,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所以,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也同时检验着咱们市民的文明素质。

  传统的小摊至今在大都市街头红红火火,跟数十年前的场景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移动支付、二维码也在几乎每个生活场景中随处可见,成了城市的新景。如果说二者有什么契合之处,也许就是“便民”,市民眼中的“互联网+”,希望“+”的就是“便民”二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读者之声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09版:街拍/新民印象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人物
   第A16版:聚焦/文体汇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记忆/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2版:亲子阅读/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小摊头的“互联网+”
新民晚报2017年度“街拍”摄影作品征稿启事
新民晚报街拍/新民印象A09小摊头的“互联网+” 2017-03-26 2 2017年03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