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全运会首次设立了群众体育项目,共计19个大项,今天本报推出“津门动起来”,正式开启全运会报道。
昨天比赛前,赵红珍一个晚上都没睡好。首次代表上海参加全运会柔力球花色单人比赛,她感到压力很大。再加上肚子不舒服,直到凌晨3时才入睡。早上5时,她就睡不着了,便起床准备比赛。整套动作练了近10遍,都没有失误,这让赵红珍赛前信心十足。
可比赛才进行到一半,赵红珍就掉球了。突如其来的失误,让她有点手足无措,很快又第二次掉了球。虽然以后的动作都顺利完成,但最终成绩却不理想。下场时赵红珍哭得很伤心,她给女儿发微信说:“妈妈失误了,被淘汰了。”赵红珍在全运会预赛时的成绩是第六,原想更进一步,结果却名列第九。不过,女儿微信回复说:“能进全运会总决赛,妈妈已经是最棒的了!”
花色单人比赛不分男女、不限年龄,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对45岁的草根选手赵红珍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她是上海颛桥地区的一名绿色环保自行车站点的管理员,练柔力球也只有4年。“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基本动作就像在炒蛋炒饭,球放在拍子上,手和身体转来转去,球不掉下来就可以了。”练了一些时间,赵红珍感到其中的变化无穷,一些难度动作要花很多时间才能练成。她便不断在网上查找有关视频,还经常向教练请教。这次帮她编排整套动作的教练何粤华对赵红珍评价很高:“她悟性很高,有些动作我跟她一说,下次见到她时就完成得很好。她的球感特别好,又非常刻苦,这是她能代表上海参加全运会的主要原因。”
备战全运会时,赵红珍经历了父亲从病重到去世的痛苦时光。她的母亲非常支持她,承担了大多数护理工作,尽可能让女儿有较多时间参加训练。赵红珍所在的单位也非常支持她,给了她3周的假期。谈起这些,赵红珍的眼眶又有些湿润,总觉得这一次没比好,对不起大家。
这次失利并没有让赵红珍气馁。她说:“成绩不理想是有点遗憾,但也开了眼界,回去后会继续努力,争取4年后再来全运会!”
记者 王志灵 (本报天津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