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集团承担着全市70%以上的生活垃圾中转运输和末端处置工作,经过两年多的筹备,城投集团从功能规划、场地建设、设备升级、工艺改造、标准编制、智慧环卫等多方面准备,对接垃圾分类处置需求,初步建成了包括前、中、末端三大功能以及一个平台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还整合下属企业,成立了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保障体系的运营管理工作。
■ 前端整合功能
即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的“两网融合”,以基本覆盖全市400余万户的绿色账户为抓手,采取多种方式与各类线上线下回收平台合作,在各区建设回收服务点,实现可回收物前端收集的资源整合。
■ 中端管控功能
即确保生活垃圾物流收运体系规范有序运行,依托虹口、黄浦、长宁、杨浦、青浦等区级中转站和徐浦、虎林两大集装转运基地,改进工艺,升级设备,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压缩、分类运输、分类中转。
■ 末端托底功能
即坚持上海固废处置托底保障的战略定位,按照“一主多点”的功能规划为多品种固废提供利用与处置方案,“一主”即规划建设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多点”即在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奉贤、崇明等区建设湿垃圾、建筑垃圾等分类处置设施,大幅提升末端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能力。
■ 一个平台
即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平台。它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对垃圾收运处置的全流程作业环节进行追踪,并整合各个环节和各单位信息数据,基本实现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的数字化、精细化、可视化的监督、管控目标,赋予生活垃圾“数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