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玉刚 我会执着地走下去
孙佳音
■ 《昭君出塞》演出照
李玉刚赠言本报读者
新版《昭君出塞》定妆照
  ◆ 孙佳音

  他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表演方式融合了民歌、舞蹈、戏剧,将传统戏曲艺术辅以当代时尚包装;他唱腔高亢嘹亮、甜美悠扬,被认为以独特的男人视角演绎幻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古典女性之美。一路走来,有人质疑他,好端端的一个男的,为什么去男扮女装,肯定有问题。

  然而,他交出的答卷却非寻常男扮女装的演员所能比拟的:以《星光大道》年度季军的身份闯入公众视野,并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五次登上人民大会堂,多次获封国际荣誉,个人舞台作品《镜花水月》《四美图》《李玉刚十年经典》等,全球巡演百余场。如今,他的又一部大型诗意歌舞剧《昭君出塞》经过重排,将于4月26日作为重点项目,华丽亮相第19届“相约北京”艺术节。彩排间隙,他穿着连帽衫戴着框架镜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带着几分骄傲说,自己来自吉林省公主岭市朝阳坡乡中央堡村九囤,是个农村孩子。

  他是李玉刚,他是矛盾的,混杂的,甚至是“尴尬”的。但他又是坦然并且执着的。

  1 闯荡,为了生计扮女装

  “你知道吗,我一开始干的是刷盘子刷碗,当时就在医院那种长廊的凳子上睡觉。” 1996年高中毕业后,李玉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省艺术学院文艺编导专业,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主动放弃了学业,18岁便开始闯荡“江湖”。很快,他辗转来到歌舞餐厅打工,不过并不是唱歌,而是天天把喝醉酒的客人背上出租车,“其实那会儿我烦透了,周而复始,我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个文艺青年,怎么干起这样的活。”不过自知力量太薄弱的李玉刚忍了下来。很快,他被调动到了大厅,“清闲一些。所有人喝着啤酒,舞台上会有演出。舞台其实很小,贴着的红地毯也已经被蹭得发黑了,但是那舞台,那红地毯,在我心中特别发光,特别亮。”回想起来,李玉刚说那是一颗种子,他悄悄告诉自己说,“我也会唱歌呀,我应该在台上,而不是在台下。”

  一晃三年,李玉刚通过自己的努力,站到了舞台上,不过是个跑龙套的,给别人暖场的。“属于最末等的,从来没有拿到过小费的那种演员。其实那会儿都要坚持不下去了,就想着再坚持一下,实在不行,就去学个美发,回家开个小店。”但就在1999年的某一天,因为对唱《为了谁》的女歌手没有到场,他不得不硬着头皮,伴着旋律走上了黑黢黢的台口,一个人唱完了男女声,“灯亮之后,满堂喝彩,我就开始了人生的另外一段旅程。”李玉刚告诉记者,那一晚他第一次收到小费,“六百块。原来唱女声,会有这么大的价值,我当天一夜都没有睡着。”而后,他成了老板口中的“百变歌王”,成了当地歌厅的香饽饽。

  不过李玉刚坦言,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扮女装,“刚开始我骨子里是非常拒绝的,但为了生存。”

  2  刺痛,但我有要走的路

  回想起那段漂泊的岁月,李玉刚嬉笑着说自己还曾很多次进出过派出所。见记者狐疑,他解释说:“比如我在长春演出一段时间,就找个小区租个房子,天天晚上化好妆出门演出,然后半夜回去。有一天公安来敲门,说有人举报这个房间进去个男的,出来个女的。”如今叫人莞尔的,曾经也曾深深困扰过李玉刚,“‘你一个男的,好端端的男的不做,为什么去男扮女装’,这都是非常不好听的。经常会被别人刺痛,但因为我男扮女装,我不敢跟别人对质,当我受到欺负的时候,我也想跟别人理论几句,但最后我都选择了沉默。渐渐的,我身上所有的棱角都被磨没了,真的被磨没了。”他恳切地说:“是这份工作,让我每个月可以给我妈妈寄钱。虽然我也很多次问过自己,这是我一生该走的路吗?但无论如何,我要先努力走走看。”

  于是,面对嘲讽、诋毁甚至攻击,李玉刚开始学会微微一笑,也学会拼命努力。他每天起床后雷打不动的第一件事是练声,坚持不懈;他全国四处跑演出,每到一个地方先打探当地最好的声乐、舞蹈老师,然后想尽办法上门求学;他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化妆,眼线眼影睫毛,不够好,洗掉了重来,再重来;他听说梅兰芳先生看鸽子练眼神,便也模仿,近近远远地看,渐渐掌握了眼神变化的虚实;他逛面料市场,学习染色,找参考资料,花几个月时间做一套演出服……

  李玉刚说:“其实,那会儿并不知道能走多远。就是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团火。我要做一朵迎风盛开的花,我要走我自己的一条路,跌跌撞撞我也要走下去。”

  3  尴尬,“星光”之后没活干

  所有的努力都很快有了回报。2006年李玉刚阴差阳错,参加了央视《星光大道》节目,那描过的眉眼,那做好的华服,那练过的眼神,还有独特的嗓音和几乎没有多一块男人骨头的脸颊,帮助李玉刚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年度季军。

  “听说编导原先要找的是另一个男扮女装的演员,电话打来了我这里。”但一夜成名,并没有让他获得期望中的演出机会和丰厚回报,反而连原来那些便宜的一千块的夜场也去不了了。“我能在网上搜到自己的新闻,但没人找我演出了。大概有近半年,没有活干。内心很矛盾,很惶恐,尤其是当时看着阿宝、凤凰传奇他们不停地出去演出,风生水起的。”

  其实那半年的困惑至今也仍然萦绕在李玉刚心头,“当时,大家觉得没法定位我,你到底是唱歌的还是唱戏的?如果是唱戏的,那你不是科班出身,就算从小一招一式童子功,也好像很难去走穴演出;如果你是唱歌的,那好像你的歌又没有那么流行,不那么适合广场舞。”

  回想那个时候身处夹心层中对未来惶惶不安的自己,如今的李玉刚显然多了几分笃定和底气,也能拿“广场舞”开无伤大雅的玩笑,但他很快又补充说,“很多年过去了,其实别人还是很难给我定位,甚至我想这辈子都很难定义,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演员。”但他直言,自己很不喜欢“歌手李玉刚”这个身份,“我希望大家能认可,我是一个好的舞台演员,甚至有一天成为一个艺术家。”他正色道,“我最看重的,是我演过几部我自己的舞台作品。”

  4 舞台,要用一辈子追求

  关于舞台,李玉刚说自己有了一些经验,但内心始终充满了敬畏。“比如说,我们原来第一版的《昭君出塞》,我认为可能在剧本的扎实程度上来说是欠缺的,所以当时北京首演完成后,就停演了。其实市场的需求是很大的,也因此得罪了很多演出商,但我一直在等时机,希望能重新打磨,重新推出。”三年后,请到著名戏剧导演、被誉为“台湾鬼才”的李小平来担纲总导演,“都是我自己挑的,也是我自己把上一次的‘总导演’给让了出去。虽然大家都觉得我对服装、道具、音乐、舞台调度都有一定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天赋,我以后一步一步也会走到那个地方去的,但还要学习和积累。这次,我想先专心做好一个演员。”

  聊起正在排练的新剧,李玉刚一下子兴奋起来,他比划着滔滔不绝起来:“这次昭君有八套衣服,每一套都很漂亮,我参与了整个剧目所有演员服装的设计,很自信能感染和打动观众;这次的唱词我们有不小的改动,相信故事的完整性和深度都得到了挖掘和提升;《昭君出塞》肯定要走出国门的,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英国、法国、新西兰、新加坡、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演出商都在谈,要让更多国家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说起这些,李玉刚眼里泛着光。

  他说:“你知道吗,国家大剧院刚落成的时候,我有一次去演出,看到墙上展示着世界各地的知名剧院,我呆呆地看了好一会儿,心里面有一个声音,跟自己说,我要用我的表演,用我的作品,一个个去征服这些剧院,这些舞台。慢慢来,我不着急。”

  记者手记 >>>

  真诚地面对内心和舞台

  李玉刚是真诚的,甚至可以说是质朴的。尽管在他的领域已趋巅峰,尽管在表演之外的传统文化领域也挖掘甚深,但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农村出身,成名之后仍然每年四五次回家,只因为享受和那片土地在一起的感觉,“家乡的朝阳和夕阳让我觉得生活美好、宁静、踏实”;他也从不回避自己曾经打杂、卖唱,受尽白眼,“我的铁杆粉丝都夸说李玉刚唱完歌之后鞠躬的姿态特别特别的好,那是因为当时没路可走,必须先学会向客人鞠躬、赔礼”;他甚至剖析自己说,曾经花费了很多力气来摸索自己的艺术风格,“就说化眼妆,我当时把吴倩莲的、林忆莲的、宋祖英的所有海报全都贴满我住的地方,一个个比照着画”……他听得到这一路走来的非议和争论,无论关于唱腔、装扮本身还是戏曲的创新,他都照单全收,他执着地往前走。

  他说:“它们都是一些阻碍,但是正因为如此,才能够激励我去把一件事情做成,去把那些质疑的声音击败。”

  李玉刚是真诚的,真诚不仅仅是面对采访和对话,更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和舞台。他说:“我想我是有天赋的。我想我跟舞台是天生有连接的。”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奥地利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李玉刚 我会执着地走下去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A12李玉刚 我会执着地走下去 2019-04-21 2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