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学生眼中的《红楼梦》
戴萦袅
  戴萦袅

  最近,杭州二中的语文作业,着实火了一把:《红楼梦》里,最想选谁做男女朋友,理由是什么?

  想起我读中学那会儿,也流行过类似测试,征集男性读者最想娶的红楼女性,薛宝钗、贾探春最受欢迎,连常被斥责“奴性”十足的袭人,票数也不少,林黛玉的得票,反而最低。

  这次,杭州二中的男生心中,“红楼好女友”前三名,分别是湘云、探春和宝钗,黛玉人气接近零。有个男孩,将红楼佳丽的优缺点一一盘点:黛玉有灵气,但身体弱、喜猜忌;宝钗貌美、博学、识大体,但城府极深像个演员;探春稳重、能持家,却又摊上赵姨娘这么个母亲。他的目光锁定了薛宝琴:一来不是按部就班的乖乖女,读了当时的闺阁“禁书”,还敢写诗,价值观很现代。二来又游历四海,见多识广,“到现代的职场里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这男孩思考感情问题,还真是理性、全面,女孩的心性、性格、外表、修养、原生家庭,甚至连职场前景,都要“货比三家”。十五六岁的孩子这么读红楼,还能勉强看作童言无忌,如果是成年男性作此声,那我忍不住要问他几句:宝琴和梅翰林的儿子订了婚,父亲早逝,母亲痰症,家业岌岌可危。换作你,能给宝琴什么样的生活?又会用什么样的心态、胸怀,和她共同面对种种不易和心酸?

  心理治疗师、亲密关系顾问艾斯特·佩蕾尔,把当今“婚恋难”问题,归因于高度个人主义带来的“高标准”:人们对伴侣可见价值和情感的要求,需要从前一座村庄、一个社区的人,才能满足。语文老师的作业,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出古老、虚拟的世界,初衷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网络时代的中学生,也算是半个“社会人”,他们对红楼人物的看法,反映了当下盛行的观念。

  家慈有一位闺中密友,年轻时容貌秀美,喉清韵雅。有些男生,在中学里处处针对她,她面对霸凌,常常一人独坐,誊录《红楼梦》诗词,《葬花词》、《桃花行》这类长诗,几乎倒背如流。可能她和狄更斯少年时一样,为了短暂脱离黑暗的环境,从书中寻找慰藉。也可能是和书中人物产生了共鸣,就如同黛玉读《西厢记》,也会把自己和崔莺莺比较。多年后,她介绍我父母认识,让两个同样爱读书的人走到了一起。

  一些家庭,父母比较保守,怕孩子沉湎于风月浓情,禁止读《红楼梦》的。资深童书编辑马姗姗念中学时,就只好偷偷在亲戚家看,书中诗情画意,深深感染着她,和三五好友,常去北京香山,听泉吟诗,后来,如愿以偿读了古典文学方向的研究生。

  去年在博洛尼亚童书展,有位高一的小记者,自称喜欢《红楼梦》,“因为美啊,语言美、人物美、诗词美……”我还想深入聊聊,她却依然是重复那几句,应该是没什么感觉,才用空洞的描述来搪塞。喜好是她的自由,本可以放开了说,估计是被问及四大名著之首,不好意思说不了解、不喜欢,也真是难为人家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奥地利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你只管负责精彩
中学生眼中的《红楼梦》
智慧快餐
在高雄逛“跳蚤市场”
储热到冬天
法海,戏痴的“梗”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A15中学生眼中的《红楼梦》 2019-04-21 2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