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本版列表新闻
~~~—— 战地文物讲述解放上海战役难忘一刻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时光
记忆一九四九
—— 战地文物讲述解放上海战役难忘一刻
朱晓明
▶ 蒋文在解放上海时负伤的『血衣』。左下角缝补处是『枪眼洞』,周边颜色深的地方是当年『血迹』
■ 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北郊月浦镇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
■ 吴文桂在嘉定方泰乡动员船工向解放上海的前线阵地运送物资器材
■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的张勇烈士生前写的《战地日记》
■ 人民解放军在上海北郊刘行镇突破敌军的战壕
■ 支前民工施景飞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时荣获的《支前有功》奖状。苏南支前司令部1949年6月6日颁发
■ 姚渊保存的《中共战时临时党证》(封面、封底)
■ 卓毅奋在解放上海战地负伤时的“伤票”(相当于现在的病历诊断书)
  ◆ 朱晓明

  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鏖战15个昼夜,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一举攻占宝山月浦东南的25·32高地,打响了解放上海的第一枪,打开了通往吴淞口的大门,为解放上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宝山,作为当年的主战场,曾经历了解放上海战役中最艰苦、激烈的战斗。

  如今,上海解放纪念馆里陈列展示着当年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亲历者、见证人及其后人捐赠的珍贵文物,它们记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和永远无法抹去的红色记忆。

  1 一件血衣:左下角缝补处是当年的“枪眼洞”

  2005年12月的一天,笔者在南京寻访当年解放上海的战地文物。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区内,蒋老从家中的一只老旧斑驳的木头箱子里捧出这件“血衣”,老人两眼含着泪,将它郑重地递给我。他说,“血衣”伴随着他近60年,他一直将其当成自己的“传家宝”珍藏着。希望这件解放上海的历史见证物,能教育更多的人,珍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蒋老”名叫蒋文,山东广饶人,1927年7月生,解放上海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99师295团宣教股副股长,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7214工厂政委、党委书记。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时,他所在的师临时归29军指挥。蒋文说,那时他一直下驻在七连,而七连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的主要任务是拿下月浦镇外的一个“大地堡”(母堡),它大概是敌军营一级的指挥所。进攻的那个晚上,敌军的炮火很凶,连队没能把敌军的“大地堡”拿下。他们部队有个连,经过一个晚上后只剩下了十几个人!有位排长向他请战:“我上!”团里同意了。这位排长挑选了十几个人组成突击队,展开强攻。他们在展开进攻的第二天上午八九点钟,一个炮弹飞过来,他负伤了……

  蒋文告诉我,“血衣”左下角明显的缝补处,就是当年前线战地被敌军子弹穿过的洞。当时,他身上的伤口长达11厘米多。负伤后,他被送往部队后方医院治疗。后来,“血衣”被清洗了,但留在上面的大片血渍,直至今日,仍清晰可辨,它见证了解放上海这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2 一张“伤票”: 负伤治疗时名字错写成“莫一奋”

  这张透着历史沧桑感的泛黄的“伤票”,原主人其实名叫卓毅奋,并非伤票上所写的“莫一奋”。

  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时,卓毅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60团1营1连指导员,离休前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省临泉县人武部政委。

  1949年5月12日,卓毅奋所在的部队进入月浦阵地。14日早上,根据上级命令,他带连队支援三营主攻。我军部队冲了上去,但敌军组织多辆坦克疯狂反扑。卓毅奋迅速带了二三十名战士,拿上手榴弹向敌军的坦克投去。敌军看到我军指战员这样勇敢地组织反击,就边打边溜。卓毅奋追上前不到100米,头部中弹倒下,被通讯员朱明桂背到离主阵地一二里路外的临时包扎所,在医务人员紧急注射强心针后才苏醒,后来被送到设在太仓浏河镇的后方野战医院。

  就在要被送出临时包扎所的时候,战地医务人员给卓毅奋填写了一张“伤票”(相当于现在的病情诊断书)。由于卓毅奋头部负伤,当时医生询问他时连话都说不清,结果“伤票”上的姓名错写成了“莫一奋”。这份珍贵的战地文物,卓毅奋保存了整整55年,2004年11月捐赠给了筹建中的上海解放纪念馆。

  3 一份中共战时临时党证:随身携带上战场

  “此证只限于负伤之党员入院时过临时组织生活使用,否则均不能生效。由团以上组织部门编号盖章,由支部切实负责为每个党员填写一份,交其个人保存,不得转交他人……”

  这份中共战时临时党证的捐赠人叫姚渊,参加解放上海战役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60团卫生队队长,离休前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军医学校副校长。

  2004年10月30日,笔者在北京约请原29军老同志座谈,报告筹建上海解放纪念馆的情况时,身旁的沈鸽兵同志对亲身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的姚渊同志说:“姚渊叔叔,我刚才已把张勇烈士的遗信和战地日记捐赠给上海的纪念馆,您不是也有两件‘宝贝’吗?”

  当时已82岁高龄、经历过无数次战火考验,在医务岗位上工作了60多年的姚渊同志,沉默了好长一段时间后,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取出两件与他相伴了近60年的珍贵文物——《中共战时临时党证》和《医工通讯》(第一期),用双手捧着递给我,含着泪花说:“《中共战时临时党证》是战时人民解放军指战员中的中共党员随身携带的,因为前线打仗,随时可能负伤甚至牺牲,要有一个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姚渊保存的这份《中共战时临时党证》,编号为“2521”。颁发部队是华东人民解放军野战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三旅,1949年2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今天我们阅读《中共战时临时党证》,能再一次地感受战火纷飞年代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一本战地日记:当最后的一点血流干时

  “我持有一个希望,希望在我旁边的战友,当他为人民完成了任务时(最后的一点血流干了的时候),能替他收拾着这本子,看看他是怎样工作的。——一个革命战友”烈士张勇在他生前的战地日记首页留下了这样一段“写在前面”的话。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张勇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60团三营副教导员。张勇新婚两个月的妻子胡兴野当时也在29军87师,是师部机关指导员兼文书,但彼此很难见到。在张勇的遗物中,还有他在出征上海战役前三天写给妻子的一封信:“最后的战斗我坚信一定胜利的,但也是艰苦残酷的,我却不怕。我将愿贡献我的一切给这一战斗,为了永久的和平与幸福。努力吧!”

  1949年5月14日月浦战场上,张勇英勇冲到最前沿阻击敌军坦克进犯,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了其中一辆。而他自己,实现了生前的诺言,献出了年仅24岁的生命,光荣牺牲在解放上海的激战中。

  5 一位巾帼英雄:我坐第一船,大家跟上!

  她动员了全家的力量,经过近两年的查找、整理,共向纪念馆捐赠了66件史料文物,成为捐赠史料文物最多的一位。她所捐赠的数量,已约占全馆史料文物的五分之一。这位老人就是吴文桂,笔者曾六赴北京采访她。

  在解放上海战役中,吴文桂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政治部民运队队长,离休前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机关党委副书记。为了给部队筹借修筑工事的器材,她在冒大雨赶往嘉定方泰乡的老乡家中的路上,不慎跌入一丈多深的低凹,直到第二天下午器材筹集完毕才发现自己已无法站起,脚更是肿到鞋子也脱不下,只能用剪刀剪开鞋子以后才能治疗。但踝关节刚复位,她就立即扶着别人的身子站起,动员那些因担忧敌军轰炸扫射而不大愿意运输器材到前方战地的船工们:“还请各位乡亲们辛苦一夜,请各位帮帮忙,我和大家同去同回。时间就是生命,现在就开船。我坐第一船,大家跟上!”目睹此景又听闻此言后,船工们撑篙开船。

  2005年8月,吴老将解放上海战役的战地文物交给笔者时动情地说,这些“宝贝”伴随着她一家辗转南北近60年,现在要“嫁”到上海去“安家”了,心里的确有些舍不得,但能发挥作用,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那就值!

  6 一张“支前有功”奖状:这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2005年1月,得知上海解放纪念馆正在征集文物史料,施景飞老人给纪念馆档案文物征集小组寄来一份因“完成支前任务卓著功勋”而获得的奖状。

  1948年,施景飞在老家江苏海门六甲区加入支前民工队伍,被编入江苏民工四大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7师260团一起渡江,之后参加了解放上海战役的月浦战斗。

  施景飞在捐赠“支前有功”奖状的所附信件中这样记述:“1949年5月12日,我们支前民工跟随解放军部队接近月浦镇。由于敌人的工事地堡坚固,火力交叉密集,使我军伤亡很大,进攻受挫。13日半夜时分,我们民工大队政委卫忠和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民工即刻送炸药包上前线,交代任务一定要完成。我担任民工大队政委的通讯员,那时就在政委身边。由于时间紧迫,所以我立即自告奋勇地报名领受了任务。我挑起了两个炸药包,重量约有60斤,跟随带队的战士,摸着黑夜不顾一切地把炸药包送上了前线。返回途中,听到了巨大的爆炸声,我想一定是敌人的地堡已经炸飞上了天。”

  支前民工的主要任务是向解放军前线战地运送弹药、粮草等,他们的支援,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后记>>>

  在70年前的隆隆炮火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解放了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上海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正如当年的新华社社论所说:“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无论在军事上、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已经打倒了自己的敌人国民党反动派……上海的解放表示中国人民已经确立了民族独立的基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文体汇
   第A08版:话题/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18版:上海闲话/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0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奥地利
   第A24版:加拿大/新民海外
穿越时光 记忆一九四九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A17穿越时光
记忆一九四九
2019-04-21 2 2019年04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