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舞台的作家何建明再次回忆第一次受到邀请来沪采访收集“浦东史诗”素材的那一天,“白天的上海异常晴朗与温暖,明媚春光下的浦江两岸,那种美丽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形容,甚至会让人想用跪拜的方式,来向这个城市、这个时代和我们伟大的国家致敬,但似乎即便如此,仍不能彻底释怀内心的情感。”傍晚,少有的一阵阵春雷响彻黄浦江的上空,“我仿佛听到一个伟人的声音在天际回荡——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何建明特意用四川口音读了最后一句,让人感到熟悉又亲切,博得全场听众的掌声与笑声。印海蓉、施琰、陶淳、王幸等侧耳团队主持人参加了朗诵会。
报告文学《浦东史诗》不仅全面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更生动提炼了浦东建设者大气磅礴的家国情怀;不仅真实再现了浦东开发开放“应运而生”的历史机遇,更生动书写了浦东开发开放“与时俱进”的时代风采。这样一部“史”“诗”结合,凝聚着作家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直面当下、讴歌时代、弘扬改革开放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既是当代浦东的创业史,更是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史,代表了当下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的新高度。
朗诵会分为《序:太阳升起的地方“公主”盛装归来》《一锤定音:邓小平手中的“王牌”》《吹响号角:1990年5月3日,141号》《黄金岁月:巅峰上的激情与浪漫》《地标之美:与天对话,我是“中心”》《不负使命:不沉的“航母”与远方的诗》六大篇章。
“浦东设计者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到绝对不能以‘高’来取胜、取美。然而,他们的心中也有一个强烈的愿望:一定的高是必须的;高而时尚、高而现代、高而具有传统文化元素,才是真正地符合中国国情和上海市情之美。”
“当‘东方明珠’放射光芒、‘金茂大厦’披着金光闪亮登场、‘环球金融中心’以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脱颖而出之后,上海人和全国人民——当然还有关注中国每一次进步与发展细节的世界各种目光,都发现在浦东还有一个更加绚丽夺目、美轮美奂、无法比拟的更高地标建筑——上海中心大厦正在悄然‘蹿’起……”
此次活动拉开上海新闻出版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序幕。活动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文艺出版社、浦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侧耳工作室承办。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