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评论 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再谈公交专用
潘高峰
  潘高峰

  这几天,彩色公交专用道现身申城,引发人们关注。昨天,跟随交警整治社会车辆侵占公交专用道的行为,却发现人们的观念,的确还不是给一点点“颜色”就能扭转过来的。

  一直以来,对于公交专用道的存在,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它必不可少,有人认为它浪费了道路资源,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此前的消息,到今年年底申城的公交车专用道将达300公里。已有的公交专用道是否发挥过作用?答案是肯定的。为何总是有人认为它形同“鸡肋”?这并非公交专用道的罪过,恰恰相反,是专用道不专用的恶果。长期以来,公交专用道被各种社会车辆侵占,无法畅行,据统计,仅今年前11个月就查处侵占公交专用道的违法行为近40万起。在公交车拥挤程度下降、舒适程度提升的今天,众多市民宁可选择去做地铁“沙丁鱼”,也不愿乘地面公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通行效率。

  试想一下,高峰时段,当所有车辆都被堵死,唯有公交车在众多私家车主艳羡的目光中绝尘而去,那种畅快,一定会成为选择公交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交专用道不仅有其存在的现实意义,还有其象征意义,代言着一个城市交通发展的方略。

  上海这座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正在不断向极限逼近。在道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各种手段的调控,都只是一时之策,唯有集约化交通方是出路。但说来容易,相比公交,私家车不仅是代步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方便而体面。

  曾有朋友抱怨,公交专用道上明明没车,借下道就被拍了,一点也不人性化。我想说,要的就是这种不人性化,要的就是公交车道在道路资源上“大手大脚”。如果一切人性化都留给了私家车,谁还来乘公交呢?

  相比上海,国外很多城市在公交专用道上的“不人性”有过之而无不及。记得在伦敦街头看到,所有的公交专用道两头,都被两根铁柱子挡着,社会车辆无法驶入,公交车将要驶入这个路口时,铁柱子缓缓降下,让公交车通过,随后再缓缓升起,“铁将军”把门。这种把保护公交车道做到极致的做法,让人感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要闻·声音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 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2015·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版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专版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专版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2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3版:好吃周刊
   第B14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6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要重视雾霾天的劳动保护
再谈公交专用
街对面的垃圾站
牛博士新传
广告
新民晚报评论 随笔A06再谈公交专用 2015-12-10 2 2015年12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