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2016年01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极寒天气引出房屋保暖话题,专家建议——
提高门窗密封度可有效抵御严寒
张炯强
  三十年一遇的极寒天气过去了,有关房屋供暖的话题在网络上在市民的谈论中还在持续。同济大学机械学院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谭洪卫昨天接受采访时建议:在寒冬季节里,无论从节能环保还是健康舒适的角度,居民必须采用一定的防寒措施。因为,上海大多数居民楼的墙体厚度及门窗密封性均不如北方城市,低温加上一定的湿度,长时间呆在房里,会感觉冷风透墙,越来越冷。

  当下,上海该为居民楼的门窗“加厚”。谭洪卫曾做过调查,上海居民楼室温在冬天明显偏低,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一般在10℃左右,体感很冷;如果房间朝北,平均室温有时仅7℃至8℃,冻得人无法入睡。他介绍说,这只是在零度左右情况下的调查,至于零下10℃是何种景象,更无法想像。 

  谭洪卫说,冬季合适的室温应是18℃至20℃,现在的局面是屋内“北方太热、南方太冷”。北方的热电集中供热系统,由于建设时期较早,缺乏调节功能,往往导致室内温度过高,一般超过25℃,因为温度高,人们还时时开窗散热,导致能源浪费;而南方部分地区,大都使用空调取暖,但效果不理想,也造成了能源浪费。

  在谭洪卫看来,无论中国的北方还是南方,都应改革传统的“供暖”、“采暖”模式,而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让建筑物本身拥有“保温”功能。

  “保温功能不仅是冬天里的室内暖气跑不出去,夏天里的冷气也跑不出去。如此一来,老百姓呆在家里舒服了,更重要的是,还达到节能减排、环保绿色的目的”。谭洪卫透露,近年来,上海的办公用房、公共设施基本实现了“保温”,向“绿色建筑”迈进,相比之下,居民楼的保温功能就显得差了许多,“即便开空调,大家总觉得还不够暖和,主要原因就是房间透风,热能悄悄流失。”

  解决建筑的保温问题,一个办法是外墙增加厚度或增设保温层,不过,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成本巨大,还涉及保温层防火等技术难题。谭洪卫认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是为居民家里的门窗“加厚”。他介绍说,双层玻璃肯定是必须的,同时,门框、窗框也要强化密封性,这是一项成本较低的工作。先让家里的门窗“密不透风”,这样遇到寒潮时,就不会那么心慌了。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个人理财
   第B04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上海物业/金融城周刊
   第B08版:上海花城/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实践
   第C04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趋势
   第C06版:方法/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8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提高门窗密封度可有效抵御严寒
新市北路6000平方米违建拆除
水管冻裂居民用水告急 维修工获悉连夜返沪抢修
清华北大复旦列前三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提高门窗密封度可有效抵御严寒 2016-01-30 2 2016年01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