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记者还在调查中发现,涉事饭店“北岸野生渔村饭店”的工商登记名称实际为“北岸渔村饭店”,并无其标榜的“野生”二字,其餐饮服务许可证已于今年2月4日到期。
官方对此回应称,日前公布的只是初步调查结果,目前调查工作正在开展,结果将尽快公布。
昨日下午,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发现,打着“北岸野生渔村”招牌的涉事饭店工商登记名称实际为“哈尔滨市松北区北岸渔村饭店”,并无“野生”字样;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2013年2月5日至2016年2月4日,登记状态为存续。
据当地工商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登记名称与实际使用名称不符是否构成虚假宣传需要调查,“在实际情况中,因为有广告宣传,名称的确会有差别。”该工作人员表示,而餐饮服务许可证属于食药监局管理,商家应该在到期前进行续办,而许可证延续的内容均会在公示系统上公开。
在陈先生早前发布但后来删除的微博中,他称和饭店方面的纠纷起因就在于对鳇鱼的斤两问题不满,他坚称鳇鱼的重量是10.4斤,而非账单上显示的14.4斤。
陈先生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称,“店家说有我的签字确认,但实际上我没有签字,我可以配合进行笔迹鉴定。一开始就觉得贵,打算点个7斤吃吃的,但是一刀下去10斤4两,我们也认可了,结果结账的时候要14斤4两,我们肯定没法认可。”
据央视报道,饭店方面对此回应称,账单上的“陈”字签名是该店服务员替陈先生代签的,但鱼都是当面称重确认的。
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游客前往涉事饭店就餐是通过当地承接旅行社导游、司机以及出租车和一些黑车司机推荐的。“从冰雪大世界出来,坐辆出租车,司机就拉到了这里。”林小姐告诉记者,去年11月,自己和朋友到哈尔滨旅游时,也曾去过北岸野生渔村吃鱼。林小姐称,按照经验,出租车司机是最方便可靠的咨询对象。“我们消费了3000多,服务员态度特别差。”
昨日上午,一名哈尔滨人小丽(化名)对记者称,自己曾经做过导游,往北岸野生渔村饭店带人去消费会有60%左右的提成。
对此,松北区旅游局一工作人员昨日下午对记者称,目前调查工作正在开展,结果将尽快公布。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