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星光摄影器材城A区四楼的茶座,六七把木椅围坐着一群快乐的老摄影爱好者。“‘企鹅’老师,光圈放得更大也可以?”指着iPad上鸟的特写照,竺庆荣发问。网名“企鹅”的黄国强笑着点头,一边打开微信,与“二妮”(网名)和周慧琴加为好友。
周慧琴告诉记者,经常上星光论坛看“企鹅”发片(上传摄影作品),今天才知道眼前的黄国强就是“企鹅”。黄国强说,大家一道切磋、分享,开心第一位。他还带来了台历,印的是自己去南极采风的照片。
黄国强、“二妮”、周慧琴、竺庆荣和翟德林都是上海摄影家协会星光分会的会员,他们寻求快乐的老年生活,志同道合,通过学习摄影发现新的乐趣,交到新的朋友,甚至改变人生轨迹。
学摄影 身体好了
大伙给“二妮”跷大拇指,惊叹她的意志。6年前,“二妮”还是在做血透的患者。有一天,她从医院回家,听到天山路遵义路路口锣鼓喧天,忍不住过去张望。原来是星光分会会员去黔东南采风回来举办作品展,“二妮”被几名会员热情地拉住,向她介绍采风过程,还带她去二楼星光器材城看器材。听说摄影可以去旅游,“二妮”动了心,“医生也叫我动一动。”她回去买了个卡片机,就加入了星光分会。
“二妮”没跟同行的会员说自己有病,大伙只记住她全程的笑颜。她感觉自己好像换了个人,每天看的都是美好的事物——纤巧的叶脉,鲜嫩的花蕊……心情好了许多,注意力也从白血球、蛋白转移到了对焦、构图上。时间久了,到医院一查,白血球居然上升,到了2.2。再后来,上升到3,再上升到4,离开5的正常值越来越近。
为了实现用单反的目标,“二妮”锻炼臂力,拎药水瓶。先是灌半瓶水,接着是一瓶,再是两瓶。之前,她连上街买个菜都拎不动,现在,重重的摄影包一背就走。
“二妮”的投稿也有了回报,去文成采风的作品获得“山水文成”摄影赛三等奖。此后她一发不可收,成了星光分会的“得奖专业户”,得奖积分达到10个,被市摄影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二妮”说,过去只看化验单,自从学了摄影,眼睛不离取景框。每次采风前,都去检查指标,指标正常,就安心出行。去银川采风,她特地早去几天,晚回几天,多出来几天的路线自己规划,拍到了自己想拍的素材。
家人都支持“二妮”,现在,她还带着12岁的外甥去采风,“我把以前的海鸥135相机给了他,”“二妮”说,“12岁的孩子有自己的视角,拍出来的人物神态挺不一样,我要向他学习。”
玩摄影 分享开心
“二妮”说,参加癌症俱乐部,朋友是聚一次少一些,星光分会则相反,朋友聚一次多一些。黄国强就是“二妮”新交的朋友,“二妮”对他的评价是:水平高,还肯教。
黄国强是星光老会员,去过很多地方采风,北欧、非洲、墨西哥、古巴、南北两极……他说摄影带来的不只是快乐,自己越活越年轻。为此,他生活的重心从广告公司转到了摄影上,一旦出去采风,就全身心投入,公司有项目就遥控指挥。
春节前,黄国强带了一些鸟的特写照与会员分享。拍鸟是个技术活,为了把鸟拍真切,黄国强下了一番功夫。鸟飞来飞去不好拍,怎么让它在镜头前充分停留充分舒展?黄国强一早就去公园蹲点。先选好鸟经常来的花丛,摆好机位,拿出饵食固定在线上。黄国强说,饵食的位置很重要,要保证最适合取景。做到这些还不够,为保证拍摄时的光照,黄国强还带了反光板,摆在饵食对面。
有了公园拍鸟的基础,采风时拍摄海鸥黄国强驾轻就熟。那些翱翔在海面的生灵被黄国强定格在画面中,美到令人震撼。黄国强向竺庆荣传授心经:鸟飞过来时,要找到阳光射在它脸上的角度,这样按下快门,鸟的眼睛才拍得真切。
见大伙兴致正高,黄国强又传授追焦拍摄的心得:把镜头搁在手臂上追随赛车移动,保证赛车完整、清晰地被镜头抓取。周惠琴学摆了个姿势,黄国强马上纠正:是镜头和小臂平行不是垂直,不然不稳。
进团队 一起成功
“一个团队,一起成功!”老摄影爱好者能聚到一起,这是最大的凝聚点。作为星光分会的创办人,市摄影业行业协会会长、星光摄影器材城文化艺术总监任洪良感慨分会这8年来的迅速壮大。一堂摄影课,50个座位坐满不说,80个人站着听,走廊都被挤满。会员从两三百人发展到如今的两三万人。办公地点也从天山路搬到了鲁班路的星光摄影器材城总部。每年分会为会员组织课程50余堂,外出采风20余次,有时采风活动在星光论坛上一公布,一天里名额就报满。
任洪良干了一辈子摄影,在他看来,比起画画、钢琴,老年人学摄影门槛低,易有成就感,而且动手、动脚又动脑,身心健康,大家一起交流技术,认识新朋友。办公室主任费谔人记得分会第一次大型活动,260多人前往贵州采风黔东南民俗风光,大家分组行动,老会员带新会员,人人脸上笑开花。
老师不吝赐教,老会员不吝分享,是新会员来了就不想走的主要原因。翟德林说,有些地方老师可能有保留,可能表达不畅,但在这里,你来一次学一回。为了摄影的精神食粮足够丰富,任洪良除了自己讲课,还联系了不少摄影家协会会员、知名摄影家来教授技巧,分享作品。采风回来的赏析课,星光摄影器材城C区5楼总是被挤爆,大伙听摄影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构图、用光,积极发问,听不明白的,老会员再解释给新会员听。
分会还有些不成文的规矩,比如外出采风分组要新老搭配,比如吃饭时老人要给新人夹菜……
当老师 服务学生
不想走的不止学生,还有老师。元佳原是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任课老师,最初去枫林社区教摄影班是为了工作量,后来摄影班从一个扩展到四个,元佳的工作量早就超负荷,仍乐于为老年学生设计课程内容。元佳了解到,班级里有好几个身患重疾的学生坚持上课,自己怎么说也得服务好他们。每天忙完别的事务,元佳都会打开班级群的微信,用“雪山”的网名发片,同时更新课程信息,点评学生作品。周惠琴说,学生们都等着这一刻,“雪山”一冒泡,班级群就像开了锅的水。
今年星光枫林支队的年会,周惠琴接了84岁谢班长的班。从最初连三脚架都搭不稳,到如今枫林支队的新班长,周惠琴感悟,通过学习摄影,老年朋友碰撞出的还有一颗滚烫的爱心。年会后,由她发起和带头组织,大伙分成三个分队看望生大病的会员,那天正是上海35年来最冷的一天,却没有一个人迟到。
“我们这里的会员,打也打不跑,劝也劝不走。”周惠琴说,这是星光分会留给大家的财富:快乐摄影,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