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陌生人求“扫码”须谨慎
轨交方面提醒此属违规营销
金志刚
  最近在轨交车站及车厢内,不少乘客遇到陌生人邀请,要求用手机扫他们手中小卡片上的二维码。记者昨天调查后发现,扫码的目的多为关注他们的微信号或安装APP,其中潜伏着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同时这种要求扫码求关注,类似“黑广告”,是《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明文禁止的。

  记者昨天在轨交11、13、7、2号线上实地探访,发现时不时地有人拿着印有二维码的小卡片“求关注”,有的甚至说“只要关注就有小礼品送”。根据轨交和公安部门的综合调查,“扫码求关注”者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微信公众号或微商“拉粉”,二是处于创业阶段的APP软件开发者进行线下推广,三是可能存在极少数窃取他人隐私信息、甚至将黑客软件植入他人手机的信息犯罪嫌疑人。

  无论是上述哪种类型,随意扫陌生人提供的二维码,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此建议乘客尽量不要扫码关注或安装APP,尤其是绝不能在手机的任何界面输入银行卡或其他各类账户的密码,也不要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

  此外,根据《上海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乘客不得擅自设摊、停放车辆、堆放杂物、卖艺、散发宣传品或者从事销售活动,“扫码求关注”类似“散发宣传品、从事销售活动”,有“黑广告”之嫌。轨交运营方表示,由于“扫码”只需要携带一张小小的卡片,不容易打击,所以一方面将会同轨交警方加强巡查,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及时劝止,另一方面希望乘客拒绝这类请求,别让其在轨交站点及车厢内“成气候”。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阅读/连载
   第A28版:阳光天地
   第A29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3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就业信息植入失业青年“朋友圈”
“1970变砖”苹果承认漏洞
本市公厕首达85分绿色线
某部高炮师官兵新春实战演练
公交车违停一样处罚
元宵节机票价“拦腰斩”
陌生人求“扫码”须谨慎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9陌生人求“扫码”须谨慎 2016-02-17 2 2016年02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