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就像是24小时工作的“清洗工厂”,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它不停地过滤血液,排出身体里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此外,肾脏还可以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参与人体的内分泌代谢。尿毒症患者的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将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识别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肾衰竭,起病很隐匿,易被人忽视,因此识别慢性肾衰竭并积极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
慢性肾衰竭早期的蛛丝马迹主要归为以下几点:
1.困倦、乏力:由于引起乏力的原因较多,因此最容易被忽略,大多将之归咎于工作/学业紧张或劳累等。
2.尿量改变: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部分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尿量逐渐减少,水肿加重。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肾功能受损常表现为多尿,尤其是夜尿次数增多更应引起警惕,这往往是慢性肾衰竭的信号。
3.食欲减退:与毒素潴留、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有关,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
4.贫血:慢性肾衰竭时肾脏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又因食欲减退导致造血原料摄入不足从而加重贫血。
5.骨骼/关节疼痛、抽筋、皮肤瘙痒是由尿毒症所致的钙磷代谢紊乱、继发性甲旁亢等因素引起的。
6.血压升高: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一对互为因果的元凶,两者常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儿童出现高血压,更应排查是否合并慢性肾衰竭。
7.其他:包括口腔异味、胸闷气促、癫痫发作等。
除临床症状外,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也对筛查慢性肾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指标包括肾功能,估算或核素检查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血尿常规,电解质,肾脏B超等,如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结构异常、贫血、酸中毒等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
总之,了解、重视慢性肾衰竭早期的表现可有效防治尿毒症的发生、发展。慢性肾脏病患者在出现上述症状时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检查,别让尿毒症悄悄侵袭。
尿毒症的规范化治疗
尿毒症是否真的无路可走?答案是否定的,尿毒症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除了延长生命以外,也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
1. 控制基础疾病:有些引起尿毒症的基础疾病具有一定可逆性,原发疾病稳定后肾功能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例如狼疮性肾炎引起的尿毒症,当狼疮活动指标控制后,血肌酐可较前下降。
2. 纠正肾衰竭加重的可逆因素:包括纠正呕吐/腹泻等原因引起的脱水,解除结石/肿瘤等引起的梗阻,控制感染,积极降压,停止使用损害肾脏的药物等。
3. 一体化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1)饮食控制:限制盐的摄入,进食适量的优质蛋白,摄入足够的热量;对于高钾血症者应少吃香蕉等含钾量较高的食物;高磷血症者应限制磷的摄入。2)有效控制血压: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3)纠正贫血:定期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铁剂。4)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旁亢:在限磷饮食基础上如血磷仍升高,可给予降磷药物治疗,必要时也可加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继发性甲旁亢。5)非透析患者如存在高脂血症可给予降脂治疗。6)肠道排毒:使用包醛氧化淀粉或大黄等部分药物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7)防治心血管并发症。
4. 肾脏替代治疗:经过上述治疗无效的尿毒症患者,须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目前主要的方式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意愿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合适的透析方式。
通过以上规范化、一体化治疗,尿毒症患者可改善生活质量,实现长期生存。
周文彦(主治医师) 倪兆慧(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肾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