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睡美梦 心身健康
许良
  睡眠占据人生1/3时间,而梦大约占据人们每天睡眠时间的1/5。可见,梦与睡眠似乎形影相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不断追求着梦想,编织着美梦。上古时代就有《周公解梦》的传说,近代则有经典著作《梦的解析》。梦与睡眠、梦与疾病、梦与现实有何关联?一直是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探索的问题……

  人在睡眠中一般会经历4-6个睡眠周期,且在每个周期里都会做梦。这就意味着,在正常情况下,人每晚都会做4-6个梦,而在过分疲劳、生病、面临困境或重大变动、焦虑、紧张等情况下,就更容易做梦。梦每晚都会光临我们的睡眠,差异只在于有时能意识到,有时则不能。这主要看我们在哪个睡眠周期中醒来,以及睡眠周期是否中断。人如果在睡眠周期结束时醒来,梦的内容常常无法被回忆。但如果睡眠周期被打断,此时人又正在做梦,那么这个梦的内容就能被记起来。

  有些老年人,时常睡不深、睡不香、睡不长。似睡非睡,有时噩梦连连,故人时现,浮想联翩,睡眠质量便大打折扣,其中最关键的是深睡眠时间大大减少。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70岁-80岁的老年人,其每晚深睡眠时间只占全部睡眠时间的5%-7%,而30岁左右的青年人却占20%-25%。老年人多数时间是浅睡眠形式,这是人老化在睡眠上的一种反映,我们对此不必过分紧张、忧虑。

  临床上,有些家长反映自己的小孩从一岁后夜里睡觉总是不踏实,经常做梦、说梦话,有时甚至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弄得大人也睡不好,担心这样会影响学业,问有什么治疗办法?睡眠不好、梦多、梦呓,甚至梦游,其实都属睡眠障碍范畴。我们曾对就诊病人进行临床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当今睡眠障碍有五大发病因素,即:体质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环境因素、药物因素。对儿童而言,主要是体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质因素主要指先天禀赋较弱,精神比较敏感,要通过医生望、闻、问、切,才能了解到对方更多的信息,进行评估;而环境因素与睡眠息息相关,不良的环境因素会引起睡眠障碍。

  需特别提醒的是,职场白领和青少年平时常迷恋于看视频、玩网络游戏,长时间光和电波强烈刺激眼球,必定会影响脑的休息和功能平衡,影响人体的昼夜节律(睡眠与觉醒),以致人与环境之间失去了协调,睡眠紊乱便会导致严重的功能紊乱。在临床上,我们通过科普指导和审因辨证论治,能达到满意效果。

  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美好睡眠,放飞梦想”。不管什么时候,好睡美梦,心身健康,无所挂碍,开朗豁达,一觉睡到自然醒,是我们每个人向往的最好睡眠状态。愿我们睡眠与健康同行,梦想与现实同在。

  许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3·15专版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新民资讯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好睡美梦 心身健康
这是一个看脸的世界吗?
科普活动
鼾症与记忆减退紧密相关
春季花粉过敏 出行多加防护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好睡美梦 心身健康 2016-03-14 2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