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心思做更多沉重的思考了,倾向于根据第一感官和直觉来做出判断,“看脸”的现象似乎是现在的一大趋势。
■ “看脸”也不是绝对的
在现实社会里,仍有很多职业发展得不错、生活幸福指数较高的人,其实相貌平平,毫不起眼。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看脸”的现象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抱怨“这是个看脸的世界”时,一定是自己遭遇到不顺的时候。但当生活境遇改善后,又忘却“外貌控”对生活的影响这回事儿。
■ 也许你错怪了自己的脸
那为什么人们更容易在失败的时候强调“脸好不好看”的问题呢?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将失利的原因投射到客观的条件不足之上,而不是归因于“我没有尽力而为”,这样就可以找一个“恰当”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失败。
这时候,“脸”这一客观的几乎无法改变的条件就出现了,尤其是现在社会的趋势越来越注重外表的光鲜亮丽,很多人喜欢把一些事情的失利归因于“我长得没他好看”或者“我的颜值不够高”而回避自己或者他人对于“责任”“努力”“能力”等主观因素的责问。规避那些主观上的不足,比如“与人打交道时不够友善”“不够幽默”“能力不足以吸引异性”等原因,而直接一股脑儿地把罪魁祸首定为“长得不好看”,恰恰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归因上的改变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
另外,很多人会把找不到男(女)朋友解释为“长得不好看,没人喜欢”。不难发现,很多有另一半的人并不都是颜值高的人。
如果这张脸也是有人格的,它一定会强烈抗议:怪我咯?!
■ 别人长得比我好看?别气馁
有人会想:“看脸的世界”会不会引起自卑情绪呢?这个大可不必太操心。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卑的因素,单凭外表不足以直接导致一个人自卑。
自卑的产生需要很多条件,在一些特殊经历之后,由于某件事情的诱导,才可能引起一个人的自卑,这与人格的形成有关。自卑的情绪来自遗传、家庭、社会、个人成长等方方面面,并不是直接由社会现象所决定的。
张海音(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