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2: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7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士帽”蕴含的精彩
沈全梅
  文/沈全梅

  前不久,上海老年大学举行了2017届学员荣誉毕业证书颁发仪式,学员们头戴“学士帽”,身穿蓝色“学士服”,喜气洋洋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证书。本届共有118位学员获得荣誉证书,其中,最大年龄为86岁,平均年龄为66岁。学员需完成12门专业课、11门选修课以及社会实践后,才有资格获得学校颁发的“荣誉毕业证书”。

  本届毕业学员家属代表赵俊开心地参加了妈妈的毕业仪式。正好前一周的周三,妈妈参加了他的硕士毕业典礼。母子互相祝贺、鼓励。他在家属代表发言中,热情洋溢地对叔叔伯伯阿姨奶奶说:“你们在上海老年大学重新开启了心中的梦想,让你们找回当年那份学习的热情。今天的毕业不是结束,它将会伴随着你们这份热情再次启航。”

  赵俊的妈妈张玲是2012年进老年大学书法班学习的。儿子说:“回想起四年前她兴奋地提起要报名参加老年大学想继续进修学习的情景,我还历历在目。老实说,当时,我的心中怀着小疑问,并不是很确定,权当是妈妈可以多一项娱乐活动。”当2016年,他帮妈妈的班级布置隶书书法展时,才第一次走进上海老年大学的校园。赵俊看到了走廊里大量的书法作品,当他得知这些作者都是和妈妈一样年纪甚至年龄更长者时,顿时心生敬佩,“我妈妈成了一个忙忙碌碌的人,她在上海老年大学重新开启了心中的梦想。

  朱仁良舒俊夫妇,从各自的管理岗位上退下来后,双双在老年大学学舞蹈,华尔兹、狐步舞、探戈、伦巴、恰恰……一直学了十年。早一年退休的妻子舒俊先进了舞蹈班,她从小爱好舞蹈,发现学国标需要八到十年时间才能学成,于是后一年退休的丈夫也被她拉进了舞蹈班,两人同进同出一起在老年大学、在街道、在小区跳。没想到,丈夫也爱上了舞蹈,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他俩粘在了一起。他俩从老年大学学会了舞蹈,就去教街道、小区里其他的老年朋友,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跳了十年的夫妇俩,身体状况、精神状态好,一点也看勿出已是古稀之年七十。而且有了共同语言,夫妻感情越来越好,一起跳舞,一起买菜,粘在一起。邻里很羡慕:“你们俩哪能介要好!”原来,延缓衰老的最好办法是带着兴趣快乐地学习。学新的东西可以让人精神焕发,青春永驻,退休后迎来人生第二个春天。

  86岁的俞秀芝大姐1951年跟着丈夫到上海,小时候从没上过学。1954年,她在里弄里上了扫盲班。2003年,她从里弄托儿所退下来后,开始到老年大学读书。一辈子没上过学的俞秀芝看到老年大学里有那么多同学可以说说话,有老师用心地教,真开心啊,一读就读了十几年,连关节疼的时候也会拄着拐棍来。这次颁发荣誉毕业证书仪式,俞秀芝因腿疼来不了,她向学校借了学士帽学士服,在家里拍照,她说:“圆梦了!”

  老人多彩的人生在老年大学得到了延伸和升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G20汉堡峰会特别报道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8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2017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视界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文体汇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文体汇/动态
   第A16版:人物/文体汇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A24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创新养老模式:会员制社区
“学士帽”蕴含的精彩
夏季老人防中暑
“这是真正的艺术”
关注“新民银发社区”,就是关心自己,关心父母,关心父母的父母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A32“学士帽”蕴含的精彩 2017-07-09 2 2017年07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