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悦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香港写小说很寂寞
书名:《思想人:当代文化二十家》 作者:李怀宇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文化记者李怀宇对多位著名学者的采访记录。访谈的内容大多涉及学术文化、历史人生,今集成此书,或可视作一位后学向前贤问道解惑的对话,从中探求一些知人论世的史料和真知灼见。

  董启章中学成绩优秀,考入香港大学时,却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一年后转念英国文学和比较文学。他解释转专业的原因:“第一,当时的香港大学中文系比较保守,教学方法没有新鲜的东西,所以觉得有点失望,后来就去尝试听听英文系和比较文学的课,那边的教授教书方法很不同,比较重视启发,而不是把一些既定的东西告诉你;第二就是以前看外国文学也不多,在大学接触之后就有新鲜感,也希望多学一点,后来就转到比较文学系了。”1989年,董启章本科毕业,接着攻读硕士学位,两年以后开始写作。当时《星岛日报》新开一个叫“文艺气象”版面,编辑鼓励年轻人创作,董启章一个月发表几千字的小说,大受鼓舞。可惜“文艺气象”办了一年就停了。董启章心想:“没有别的发表空间,不如参加比赛。”当时正是台湾文学奖的黄金时代,便从香港投稿到台湾。1994年,董启章获台湾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1995年获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

  1994年,董启章硕士毕业,试着去求职,找过一两份工作都不顺利,就决定在家写作,拿奖以后觉得暂时可以生活下去,便没有找工作。迄今为止,董启章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全都是兼职,主要在一些大学教写作课。

  在香港,单靠写作很难维持生活。如果成为专栏作家,便有一份固定的收入,董启章却觉得自己不适合写专栏。有一段时间,他写了很多书评,每个月大概有几千块的稿费收入。对家人的反应,董启章说:“可能刚开始不太明白,因为我以前念书蛮好的,大学时我跑去念文科,已经是属于不怎么赚钱的科目,毕业后也没去找工作,在写文章,但是也能够生活,所以他们也没有特别要求我去改变。”

  董启章的太太在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书,收入稳定,使董启章不必担心生活的问题。因为董启章的时间有弹性,多由他照顾小孩,白天送孩子上学、放学,晚上陪做功课。而自己上午到下午都非常有规律地写作,通常可以写三千字。

  临别前,我问:“在香港写小说会不会觉得寂寞?”董启章淡淡地说:“可以这么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星访问
   第03版:周记
   第04版:话题
   第05版:话题
   第06版:城事
   第07版:广告
   第08版:人物
   第09版:艺文
   第10版:专版
   第11版:悦读
   第12版:潮流
   第13版:服饰
   第14版:美容
   第15版:汽车
   第16版:美食
   第17版:旅游
   第18版:家居
   第19版:健康
   第20版:婚庆
   第21版:秀域
   第22版:专版
   第23版:专栏
   第24版:合唱团
   第25版:情感
   第26版:闲趣
   第27版:星访问
   第28版:星闻
模特容易选出病
《李师师和她的后裔》
《终于尝到真滋味》
在香港写小说很寂寞
《你好,台湾味道》
新民地铁悦读11在香港写小说很寂寞 2013-03-08 2 2013年03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