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赵元任的“早年回忆”印成了《赵元任早年自传》出版。这个回忆是父亲写他从出生到九岁之间的事,因为本来写了当语言教材用的,父亲故意写的是完全地道的口语体裁。有些关于他亲自看到的中国风俗习惯的事,他写得很仔细。
这当然对于研究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学生们会特别有兴趣的。
我自己一边看着也回想到我从小就知道父亲喜欢搞很多玩意儿,例如他爱玩风筝。他讲清明那天,人人都要把风筝的线割断了放走风筝的事,我也记得很清楚,到我们玩风筝的时候,他还是那么办。
他喜欢弄光学的东西,所以家里有一大堆他拍的立体照片。他对天文总有兴趣,每逢有日蚀、月蚀,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总是把我们全家大大小小都拖了出去看。从他的回忆,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嗜好是他自己从小就已经养成了。
父亲讲到他小时在家中读唐诗,这也使我想到他床头总有一本《唐诗三百首》。他在医院的时候,我也给他带了本放在床头上。记得他去世的前一晚,他还在用他那沙沙的嗓子,用常州音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父亲的生活一向都很规律化。什么时候做什么,有时一分钟都不差。但是偶然他也喜欢出些新花样,深更半夜出去吃宵夜,坐车兜兜风什么的。
父亲平常总是笑眯眯的。
父亲的人生观是入世的。他对于种种社会上的改造总是很热心,他很在乎要跟社会有接触。
父亲他绝不是一个隐居的人。我想这一方面父亲受母亲的影响最大,他爱跟朋友们通信,我们常常笑他每经过一个信筒总有信要发。
至于私人的感情,父亲是不大露在表面上的。他不高兴的时候连对我们都不说。但是自从母亲去世以后我们也看得出来,他心里有多寂寞。
父亲、母亲这一生是快乐的,他们懂得人生的趣味,这也是因为他们对人生是积极的、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