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悦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朽的,必定不朽的,玛·杜
蕾蒂西娅·塞纳克
《爱,谎言与写作:杜拉斯影像记》 蕾蒂西娅·塞纳克 著 黄荭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
  文 / 蕾蒂西娅·塞纳克

  纪念的时刻到来了:百年诞辰(她出生在1914年4月4日)和畅销几百万册的《情人》出版三十周年(1984年龚古尔奖获奖作品)。杜拉斯成了一个经典。

  被收录进法国七星文库——她若泉下有知,必定欣喜若狂。她是法国高中生读得最多的作家,作品被译成35种语言,深邃、丰盈、无限。五十几本书(小说、戏剧、剧本改编)、十九部电影、几百篇报刊文章、系列访谈、尚未发表的电影剧本,甚至还有两首歌词……这一切的共通之处是诗意,“因为除了诗,其他都算不上写作。真正的小说都是诗。”

  杜拉斯是作家的代名词,她视写作为命运,视书为护身符。这是她活着或者说抵抗死亡——被孤独围绕的“致命的危险”的理由。如果大家对她进行戏仿或恶搞,那是因为她有自己的风格,在文坛独一无二。

  她的小音乐里面有一种咒语般的魔力。有一堆女人的名字(安娜-玛丽·斯特雷特、劳尔·V.斯坦、奥蕾莉娅·斯坦纳、薇拉·巴克斯泰尔……),一串地名(暹罗、加尔各答、洞里萨湖、温哥华……)勾勒出一个特殊的领地,杜拉斯的领地。还有那些被解构、被挖空、深入骨髓的句子,对某些人而言是拿腔拿调,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天才的发现。

  玛格丽特·杜拉斯认定自己是法国最伟大的作家,用她的声音、她的沉默,用最准确、最贴切的笔触,总是那么简洁、凝炼。她说什么呢?大多是爱情故事,从欲望、从激情、从超越爱情的爱情的角度去描绘。

  不知疲倦地,她从童年的黑屋子里吐出过去的丝,那个她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畔生活过、在森林里游荡过的“荒蛮之地”。“童年总会留下什么东西”,最初的岁月演变为她创作的子宫,写作是她神圣的使命。记忆和想像纠缠在一起,她“虚构”了自己的生活,直到摧毁所有虚构和现实的界限,创造出一个唯一的世界,某种“虚真”。在玛格丽特·杜拉斯之前和之后,人们不再用同样的方式写作。她很清楚,在她的最后一本书《这就是一切》里,她黑夜里的情人扬·安德烈亚曾经这样问她:

  “谁会记得您呢?”

  “年轻读者,小学生。”

  她这样回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尚
   第03版:话题
   第04版:话题
   第05版:话题
   第06版:话题
   第07版:话题
   第08版:话题
   第09版:广告
   第10版:专题
   第11版:广告
   第12版:人物
   第13版:影视
   第14版:悦读
   第15版:汽车
   第16版:潮流
   第17版:广告
   第18版:旅游
   第19版:广告
   第20版:置业
   第21版:家居
   第22版:商业
   第23版:健康
   第24版:合唱团
   第25版:专栏
   第26版:闲趣
   第27版:艺文
   第28版:星访问
新书推荐
猫的双眼
不朽的,必定不朽的,玛·杜
新民地铁悦读14不朽的,必定不朽的,玛·杜 2014-05-30 2 2014年05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