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反招质疑
2011年11月14日上午,在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读书的李志敏和同学出去买东西。刚一出门,就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李志敏上前一看,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躺在地上。来不及多想,她把手里的东西扔在一边,就奔到那人身旁双膝跪地开始心脏复苏按压。
“醒醒,你醒醒。”按压几次后,李志敏焦急地摇了摇对方,依然没有反应。她把头侧过去听呼吸,已经没有了声音。虽然这个人脸上脏得黑亮、衣服上沾满了污渍,李志敏没有犹豫,开始做人工呼吸,人群中有人发出惊呼。十几秒钟后,男子的头转动了一下,醒了过来,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没有说“谢谢”就走了。李志敏看到对方没事,就回学校了。
李志敏没想到,现场围观的人们将这一场景拍摄下来并传到了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赞扬声一波接着一波,有人将她誉为“冬天里的暖风”“心灵最美丽女孩”“中国少年的希望”,也有人质疑这是“炒作”——“为了出名,什么法子都想得出来”。
虽然批评的只是少数,但这个从没经历过这么大非议的23岁女孩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眼泪几乎哭干了”。有媒体找到了她,开始她回绝了采访,最后还是在学校的支持下,她站了出来。
“当时我看到他脸色发紫,像是憋着一口气喘不过来。如果不救就有生命危险,很可能连急救车都等不到,我就上前去帮了一把,我认为我做的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李志敏说。
乡亲不觉意外
其实,在她的老家,当村民知道“敏敏在外面救了个‘讨吃的人’”时,乡亲们一点都不意外。“这娃娃从小心就善哩,看见可怜人就想帮帮人家。”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季庄乡横山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
李志敏的妈妈韩秀婵更是觉得女儿这么做太应该了,“要不这样,这么多年的学不是白上了么?”妈妈的心脏不好,这是李志敏留意急救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志敏的家是个典型的农家小院,是28年前她还没出生时盖起来的。在太原幼儿师范学院毕业的前一年,李志敏就报考了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并被录取,可是等到毕业面临选择时,一年将近两万元的学费,让她望而却步了。当过售货员,做过幼儿园老师,给婚庆活动唱过歌……李志敏毕业两年多、攒了一些钱后,才插班继续学业。
她在网上买了二手音响设备,没事就在家练歌。“等这件事平息了,我再找个唱歌的兼职供自己生活。”
“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去救人吗?”记者问。
“会的。因为良心和梦想不会沉没。”李志敏说。
新华社记者 李建平
(据新华社太原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