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咨询室的瑜,并没有马上入座,只是看着妈妈,好像在等待妈妈作决定,对于究竟坐在哪个椅子,瑜似乎没有自己的主意。这个细节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因为这个举动表明,瑜是个缺乏主见、凡事依赖妈妈的孩子。果然,接下来的咨询证实了这一点。瑜妈妈是个完美型人格的人,非常注重孩子教育。孩子从小衣食住行从不马虎,学习上也是全由妈妈安排。瑜从小到大对自己的事情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只有听话的份儿。所以,在妈妈过度保护下长大的瑜变得特别敏感,特别关注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平时只要妈妈的情绪有变化,她马上就能感觉到,并且担心家中出什么事情,这天做作业就会分心。在学校,她跟同学和老师的关系也总是处不好,因为她很多疑,只要哪天同学对她的态度不够好,或者老师稍微批评一句,她那天上课就什么也听不进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妈妈的过度干涉,让瑜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控制和渴望自主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不仅养成了事事依赖的习惯,而且变得敏感而自卑。一方面,她觉得凡事由妈妈作主可以让自己免去选择的麻烦,更可以避免承担选择错误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凡事都要听从别人的决定,又使得她非常自卑,并且由于内心深处的不自信而变得对别人的态度过于敏感,极度缺乏安全感,内心忐忑不安,情绪始终处于波动之中。这种不会主动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只会不安地等待别人给予的被动,也使瑜不仅因为情绪波动影响学习成绩,也会使她不愿意面对学习中的困难,而时刻陷入“担心别人超过自己”的焦虑之中,缺乏抗压能力而只会逃避。所以,当瑜面对中考的压力时,情绪经常波动发脾气,却把这一切责任都怪罪于妈妈,要求家中大人不开电视,连走路都最好不出声。但即使妈妈照样做了,她仍然无法安心学习。
帮助瑜和妈妈认识到问题所在,从培养瑜的自主独立意识开始,要求妈妈尽量放手,给女儿成长的机会,从小事做起,在对自己事情做主的过程中培养自主能力,妈妈要学会做孩子的“顾问”而不是“领导”。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互动博客:http://b1og.sina.com.cn/wwu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