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成就感
“很多孩子觉得学琴很苦,或者学了很多年没有机会登上舞台。我们能否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机会,办一场属于他们的音乐会,让他们感受成功。”网友“小易爸爸”介绍,去年11月,他在一个名为“我们零距离”的育儿论坛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得到了论坛上其他爸爸妈妈的热烈回应。经过两个多月筹备,80余个家庭正式报名参加音乐会,门票定价100元一张,用于支付场地等各项费用。
“零门槛”上舞台
演出节目足足有24个,孩子的年龄从三四岁到十几岁不等。“哪怕只是弹几个音,唱几句儿歌,只要孩子愿意,我们都鼓励他上台!”爸爸妈妈们说。5岁女孩童童学钢琴不到一年,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弹奏《仙女的竖琴》,有些紧张,声音很轻。但是走下舞台,她还是得到了小音符回形针作为奖励。童童外婆何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退休后开始学习钢琴,学了几年后,鼓励外孙女和她一起学。她觉得,学琴的过程最容易显露孩子性格中的优点和不足,例如,童童就是个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但和很多孩子一样,有点儿坐不定。“每次练习时间不能太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这是她从自己学琴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11岁男孩孙勐昊外向开朗,擅长钢琴和朗诵,但是,却在老爸“怂恿”下报名参加独唱表演。“给孩子更多方面的尝试”是孙爸爸的想法。
老演奏家来伴奏
手持小提琴站上舞台,初一女孩许海艺身后,是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听说有这样一场音乐会,来自上海音乐家室内乐团的老演奏家们自愿前来为孩子们伴奏。“学音乐,技法固然重要,但是,首先要让孩子们快乐,这才是他们能享受一辈子的!”指挥梁寿琪说,他们这些老伙伴也正是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从各大乐团和高校退休后,自发聚在一起,参与各类面向年轻人的音乐普及活动。
令许海艺感动的是,排练时自己拉错了,爷爷奶奶们总是和蔼地对她说:“不急,慢慢来!”陪她练上一遍又一遍。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