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文学青年到文化自觉者
魏心宏
  魏心宏

  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容易与文学结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沈刚就是这样,在读大学的时候就经常喜欢写点什么,毕业了干脆就直接到了文学杂志社去做了编辑,编稿之余,自己也写点什么,青春啊,迷惘啊,探索啊。与同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沈刚即便是干上了与文学有关的职业后,依然还是无法感受到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可是,他遇到的毕竟不是一个只让人荒废的年代。沈刚从狭窄的文学小圈子里跳出来,走入新的行业,开始了他的广告职业生涯。沈刚为他的公司起的名字叫唐神,这当中还是分明可以感觉到他躁动的内心。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文学的爱好这个时候却成就了他。八十年代,中国的广告业刚起步,广告无论就制作水平还是创意都显得很简单直白,缺乏感染力。可是,随之而来的大发展的时代,中国在一个瞬间里就赶上了世界,这个世界上所有花里胡哨的广告都来到中国,而对广告还缺乏概念的中国人迎头赶上了世界的潮流。沈刚和他的公司也就在这股潮流中锻炼着学习着,他发现,商品经济时代的文化并非像古玩那般纯粹就是一个摆设,而更多的是一种创造,很多生活的进步其实就体现在一个看法一个新的理解之中。沈刚开始重新整理起自己从年轻时代就养成的对文学的爱好,他惊讶地发现,青春岁月一点也没有白白流失,爱过的,信过的依然都在,只是他需要对那些昔日的爱好做出新的提升和解答。 

  后来的结果证明沈刚当初对文学的热忱不是毫无价值的,在唐神这家广告公司所创意的广告中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气韵,尽管人们一时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心能随着它动就已经在说明着一切。而沈刚则更是从广告能策动人心这点上,更多地发现了文化媒介与传播与感动人之间的关系,他愈发地热爱起这份事业了。 

  一个人从年轻时代一个悄悄的喜好出发,走到能将这种喜好做成能为更广大的社会和民众服务的事业,沈刚以自己的人生去体现到了一个现代社会对文化对文学的需求,他依然要感谢的还是文学。请读沈刚的新书《别了十八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别样的风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诗人黄苗子
残酷的美丽
从文学青年到文化自觉者
笔墨精到董如青
铺席子乘风凉
松声泉韵(国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从文学青年到文化自觉者 2012-01-18 2 2012年0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