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年山水画家董如青先生,是在两年前《王克文师生山水画展》上。作为王克文的得意弟子之一,如青兄的作品沉重厚实,很有气势。而云壑松烟、林木浓郁、飞瀑流泉、溪桥人家,又画出了江南地区葱茏苍翠、清新典型的景色。不久前,我收到他寄赠的新作《董如青画集》,觉得他在两年里百尺竿头,较前更进了一步。
中国的山水画,一千多年来源流相沿,技法成熟,是后人用之不竭的宝库。三十年来,如青兄一直追随王克文老师,徜徉在这宝库里,尽情地吸收、消化,为我所用。慢慢地,他的目光主要投向了王蒙画风。这当然与王老师是当代研究王蒙的专家有关,但也与如青个人性格有关。在他看来,王蒙与倪瓒代表元四家中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后者意境清远萧疏、简中寓繁,前者则繁线密点,技法丰富多样。不过,倪瓒是十分推崇王蒙的,有诗:“叔明(王蒙字)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如青说:“我追求的正是像王蒙这样的画风:有深度,有难度,既有时空表现的广袤性,又有形式表现的丰富性,能经得起看,让人越看越有味道。”
这些年来,他反复阅读中国画论画史,刻苦研究各种皴法、技法,尤其是王蒙的皴法技法;又从黄宾虹、张大千等古今名家身上寻求启示,醉心于他们作品中张扬的个性和充满新奇的创造力;更通过师法造化,在大自然中印证技法,努力把传统技法体现在师造化的过程中。所以他的画,往往通过层层叠加的画法和层峦稠密的布局,使画面更丰富,又有内涵。他的画多从生活中来,在仔细观察自然变化基础上捕捉素材,再采用相应的笔墨色彩予以表现,结合成为恰当的艺术形式。
我们且看画集中的一幅小青绿山水《松声泉韵》。画家运用深远与平远结合的画法,山峦重重,屋舍栋栋,松树密匝,云气环回,一派幽深静谧气象。设色敷彩则潮润鲜活,呈现洁净之美。近景的树干,精勾细描,树叶双钩填青,再加上造型丰富多变而有动感,仿佛能听到松风飒飒。这松声,又与激越而下的飞泉轰鸣声,合成一阕大自然的交响曲,令人陶醉。总之,这是一幅带着坚实的传统基础走进生活,具有现代气息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