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有多远
宁白
  宁白

  少时离家千里。家,成了一个遥远的念想,那个温暖的、安宁的、有着母亲永远忙碌身影的所在。

  于是,快过年时,便急着往家赶。带着东北的黑木耳、干蘑菇、小米和芸豆。那时,回家是因为想家,想母亲,想家中那种温馨的气息。到家,便满足了一切。又吃上母亲做的精细的江南菜,又赖在床上,让母亲一遍遍地叫醒。

  年长后,在离家几百公里的地方安了自己的新家,少时的家便成了老家。父母也老了,弯了腰、白了发。这时,我突然觉得,回老家,不仅仅是为了念想,也不仅仅是为了看一看两眼模糊了的双亲。回家,能使自己疲惫的心魂得到抚慰,能使自己焦躁的思绪得以舒缓,得到安静。后来我知道,这个你进入世界的第一个居所,这个你赤条条长大的地方,有人最了解你、最牵挂你、最体谅你。你有伤口,有人包扎;你有喜讯,有人与你由衷地分享。

  听冰心老人讲,成年后她做梦时见到的家,没有一次是她结婚后自己的家,都是自己的老家。一开始,我还不信。这样一位大作家的家,发生着无数的故事,怎么会难以入梦?后来,自己做“家”的梦,也只是梦见从小伴着父母长大的家,即使父母搬了新址的家,也从不入梦。这让我相信,那个老家已经进入我的灵魂,老家的情状、气息,已经进入了我的血脉,它的物质形态已经与我的神、思、魂融为一体。

  为了我梦中的老家,老家在被折迁后的两年里,我每年回去,都会到老家的废墟上走一走,徘徊复徘徊。家的故事会在眼前重演,家的温暖会在心底萌生。母亲在我发烧时,点香插在扫把上,为我祈祷的情景,每每让我亲情满溢,那缕缕青烟,至今难以在眼前散去。每次离开废墟,心中总有担忧,当这里盖起了大楼,到哪里去重温我梦中的家?

  好在老家不是被强拆的,友好地协商,慢慢地谈判,当理性可以说服对“家”的情感时,我们只能一步一回头地与这个凝聚了无数家的元素的地方告别,与这个无可复制的生命中的圣殿告别。经常看到强拆家屋的画面,也看到家的主人们以死抗争的决绝,于是同情与愤慨交集:这不是在推倒几堵砖墙,这是在践踏着人的情感和心灵啊。

  母亲在中年时,曾回她的娘家养病,这是她的农村老家。生了五个孩子,嫁了“右派”丈夫的母亲,身心俱疲。本来,有病就该在她所居住的大城市治,可是,她要回老家去。那次我去看她,见她坐在老家院子的屋檐下看书,神情安定,气韵平顺,疲乏之态消除大半。有自己一起长大的兄长陪伴,有老家久违的气息沉浸,她的心安然了。这是“老家”的神奇。

  老家有千里之遥,老家在百里之内,无论远近,老家其实都在你的心底里、灵魂里。这个人的首居之地,让你和世界上最亲的人聚集在一起,血脉交融、情感交汇,从此与这个居所难以分割。

  新春回家路,总遇寒流,总见冰雪,我看到回家的风雪路上,那些急切的步履和洋溢的笑容,便会莫名地感动:没有一种艰难的跋涉是以这样的快乐始终的,没有一个艰辛尽头的目标,有如此暖人的光影。似乎那里还有我少年时的身姿。那些骑着摩托车回家的千里赶路人,我更在心里祝福他们平安,我遥想,他们与我这个曾经的同路人会有心灵感应,他们会听到我的祈愿:回家的路,千万里不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综合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早间点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家有多远
暍喝之误呼唤文化
美国的高速公路与驾车
胡适的笔墨韵致
斑马线前看差距
今宵灯谜
舞台上的混搭之风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家有多远 2012-02-13 2 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