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的高速公路与驾车
余国放
  余国放

  乘旅游大巴穿梭于美国名城、名景之间,最直观最有体验的当属星罗棋布的高速公路和看美国人开车。

  美国的高速公路都以数字命名,南北走向为单数,东西走向为双数。路牌的不同颜色区分道路的等级,如蓝牌白字的是由联邦政府投资建造的、绿牌白字是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合资建造的、白牌黑字是由各州政府出资建造的。城市道路也以数字命名,比如最著名的是纽约的第五大道。 

  一般的高速公路是双向各四车道、五车道,中间的隔离带有几米宽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宽不等,我奇怪为什么要留这么宽的隔离带,为我们旅行团开大巴的司机告诉我,美国的高速公路规划设计考虑得比较长远、周密,中间留下的隔离带、绿化带就是为今后扩路预留的。想起我们上海的内环,当初设计的双向各两车道,随着车辆增多,捉襟见肘,再想扩大车道难度大、成本高。 

  美国的山坡很多,变道也多,但中间有黄线分隔(好像不用斑马线),即使拐弯处有山体遮挡视线,只要各行其道,一般不可能与迎面来车碰撞,当然这种山路决不容许超车。 

  由于高速公路标志先进科学,即使没有导航仪,只凭一张蛛网般的地图,也能自驾车辆行驶四方。我的妻弟那年初到美国,又不识英语,竟能找到偏僻角落的地方,我惊叹他是否有这方面的特异功能,现在想想与美国的道路设计、标识清楚也有关。 

  美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很少,我们旅游大巴经过美国西部的洛杉矶、拉斯韦加斯、佛雷斯诺,优胜美地、旧金山、卡巴松就没遇到一个收费站,仅到著名的蒙特丽17哩海滩游览,有一个收费站,导游说:这一段路是私人投资开发的。 

  美国是汽车王国,洛杉矶900万人口的城市,就有800多万辆车,人均一辆,户均几辆。尽管有那么多的车辆,但交通事故与塞车现象还是不多见,我观察了一下,主要是驾驶员比较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比如不随意变道。有时见司机一根道开到底,旁边车道有好几个车身位也不变道,不像我们哪怕旁边车道有一个车身位也急于变道,横冲直撞。有一次我坐在女儿车里,她可以从靠隔离带这根车道横着变到紧急停车道。随意变道,看似快一点,其实从整体上看快不起来,而且相当危险,往往车辆碰撞事故就出在随意变道上。 

  我还注意到美国人开车,到了路口,不管是绿灯还是没有信号灯,大多先踏刹车,放慢速度,真正是“一慢,二看,三通过”“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即使有个别行人违反了交通法规,穿了红灯(大多是旅游者),美国司机也是礼让,也不会摇下车窗,训斥怒骂行人。 

  在美国开车,一旦违反交通法规,罚款是很厉害的。有一天我们乘大巴从洛杉矶到卡巴松,在高速公路上,亲眼看到有两辆轿车被警察拦下,大巴司机告诉我们,这两辆车是超速了,一辆车罚款500美金,哇,相当于人民币3000多元。美国山坡多,弯道多,警察往往隐蔽在山坡后,当你超速被他测到时已来不及了,真是防不胜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综合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早间点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家有多远
暍喝之误呼唤文化
美国的高速公路与驾车
胡适的笔墨韵致
斑马线前看差距
今宵灯谜
舞台上的混搭之风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美国的高速公路与驾车 2012-02-13 2 2012年02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