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财经/百姓沙龙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借钱心生障碍 尝得百般滋味
蒋晓峰
  我不会忘记1996年10月12日,这天是我结婚的日子。因为诸多的原因,时至举行婚礼的隔天,我还在为婚宴埋单的事发愁。因为实在是囊中羞涩,火烧眉毛了。我同事兼好友阿三得知后,主动问我:“你还缺多少钱?”我实话实说:“缺2000元。”他当即胸脯一拍:“你放心,我明天来吃喜酒时把钱带来。”我顿时大喜过望,感激涕零。

  第二天中午,我站在饭店门口候客。另一同事来参加我的婚礼,顺口说:“阿三托我带个口信,他家里有事,今天不来了。”我闻言,已知其意,差点昏过去。好在我老婆请来的伴娘机敏又仗义:“不急,我帮你拆红包,实在不够就拉我的卡。”这才稳住阵脚。就是这样,我的婚礼“窟窿”,愣是被人放了一个鸽子,最后是厚着脸皮用红包给堵上的。

  从此以后,我对借钱便有了心理障碍,钱与朋友,不能相提并论。我一旦手头紧张,或者需要资金周转,都会想起这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再也没有向私人开口借过钱,而是把目光盯上了银行。一个不经意,倒是成全了我,尝到了跟银行贷款做事的甜头。

  我不再跟私人借钱,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但只要有朋友来开口问我借钱,我也会想起这件事,设身处地,一定尽最大的努力帮人一把。因为“民间借贷”的酸甜苦辣,我别有滋味在心头。

  我有一个同学绰号叫“石痴子”,当年要出一本书,来问我借钱,我借给了他1万元。十几年过去了,他见了我“喷嚏”也不打一个。我准备买房子那年,曾特地打电话给他,说了我的难处。他这样回答我:“我没有钱,你们上海借钱容易,你去问别人借,利息我来出。”我彻底无语,算是买了一个教训。

  后来,当年住集体宿舍的室友结婚,他问我借钱。我有了前车之鉴,没有拒绝,而是减半借给了他。我原来是准备,如果他也借钱不还,就当我送礼吧。一年后,他如数归还,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毕竟守信用的人多。

  前年,小蔡准备换车,他来跟我商量“调头寸”,等他把旧车卖掉了就还钱。我又耍起了小心眼。我让我老婆把钱交给了他的爱人,心想,如果小蔡跟我耍滑头,我还可以让女人们“针锋相对”呢。哪知道,小蔡说到做到,果然履约了,我为此内疚不已。  蒋晓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法治视窗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国家艺术杂志/创意设计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4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财经周刊
   第B10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11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12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13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14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15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16版:拍卖指南
有借有还 再借不难 找准对象 善用抵押
借钱心生障碍 尝得百般滋味
站着出借,跪着讨债
先小人后君子
借易还难 送利息当“红包”
久催不还 “老赖”最怕曝光
亲兄弟最好明算账
下周话题 养车
新民晚报财经/百姓沙龙B13借钱心生障碍 尝得百般滋味 2012-04-07 2 2012年04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