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突然有点情绪失控
马克没有注意苏月的情绪,他依然在自己的思路上旅行。他说:“我知道你们一些老板的口头禅:国家的钱不用白不用;我们一样啊,总部的钱不用白不用。像总部的财务总监到上海活动,所有费用是他们的,以后碰到这类情况,你千万不要考虑节省。噢,我知道你们的酒店还能把准备外带的烟、酒做进餐费,你也可以试试啊。捎带些好烟好酒,我们以后在业务上派用场。”
苏月惊讶地注视着马克。这位美国年轻人处处精明,精明得过头,精明得让苏月害怕。苏月想,如果他把这样的精明用于日常生活,和他一起生活的人会十分辛苦。苏月的心突然抽紧了。此时,她对自己选择的情感发生了难言的怀疑。马克,毫无疑问是优秀的美国青年。聪明、能干、帅气,但这样就是最理想的选择吗?如果他不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放心呢?
美国人考虑问题的方式,让苏月再次得以近距离领教。
下午,苏月去马克办公室,讨论给总部的资金安排报告的定稿。马克不停地在接电话,显得三心二意,让谈话的节奏非常凌乱。
那些电话的内容,苏月从马克的言语中,能猜出个大概。张小三连续有两次电话,全部是与承包谈判有关的。第二回,马克似乎不耐烦了,高声道:“张先生,我早就告诉你,我把那一摊子委托你了,你自己多拿点主意行不行?除了资金的盘子,大的花费,你要报告,细节问题,如何搞定那里的方方面面,你决定,你有这个能力,全部由你负责!”
苏月理解张的为难。新开张的地方,要摆平各种关系,违规越轨的事情难免要做一点。张小三的请示,反反复复,是希望马克或者苏月认可,他个人的负担就轻。马克真是狡猾,他把责任全推给张小三一个人。
马克接的电话,也有苏月听不明白的,特别是关于房屋租用的讨论,好像是在与房产中介商讨价还价。苏月疑惑的目光,让马克领会了:“哦,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我决定租一套房子,因为根据总部外派高管的条例,我在上海,每个月有不超过一千二百美元的租房补贴,不用是吃亏的。
苏月听着马克的解释,突然有点情绪失控,眼睛不听话地泛红了。巨大的委屈袭击了她,她愤怒地望着若无其事地说出这些信息的马克。马克的腔调,似乎就像宣布工作中的某项决定,完全没有顾及她的情绪或者想法的必要。苏月很在乎他的感觉,早就决定要买的石库门房子,总想获得他的认可再行动。他倒好,对苏月的计划毫无兴趣,连个起码的态度也没有,自己决定租房,甚至没打算提前告知。
马克好像没料到苏月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感,分辩道:“我也是昨天刚给中介一个租房的信息,没想到他们的动作很迅速,急于赚钱,今天已经通知我看房源。”
苏月紧紧咬住嘴唇,忍住了险些溢出的眼泪。她扭头避开马克急切的目光,不愿接受他的解释,也不想搭理他。马克绕到苏月的座位前,伸手想要拥抱她,苏月急忙挡住,恨恨地说:“这里是办公室!”
马克尴尬地笑笑:“我知道,你想买看中的房子,经济上也早有准备。我们不矛盾啊。现在,我们不是还不能在一起吗?你买你的,我租我的,我的补贴也应该用掉,很合理啊。”
苏月终于体验到什么是文化、习惯的巨大差异。经常听人说,跨国婚姻,最大的障碍是文化不一样。在上海,一对男女好到一定程度,好到像马克念叨的离不开苏月的程度,双方的大事情,特别是买房租房这样的大事情,肯定需要事先商量,并且多尊重女方的意见。苏月并不是喜欢独断专行的大小姐,她很尊重马克的意思,但是,反过来,马克就可以不尊重她?竟然还如此振振有词:因为他们还不能在一起,就可以各做各的?
苏月冷冷地说:“行啊,今后我们各管各,你租你的,我另外考虑。”
马克急忙争辩:“我的意思不是这样!我考虑的是如何拿到住房补贴的技术问题!还有,另外一个实际考虑,我想要大一点的空间。我觉得你们这里的收藏品太便宜,我有个大房子,看见喜欢的就买,比藏钱要合算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