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型
高蛋白质
高热量、高普林的蛋白质
高油脂
低碳水化合物
快速氧化或副交感神经支配
碳水化合物型
低蛋白质
低热量、低普林的蛋白质
低油脂
高碳水化合物
慢速氧化或交感神经支配
混合型
兼含高热量、高普林的蛋白质与低热量、低普林蛋白质
等比例蛋白质、油脂及碳水化合物
氧化速度不快不慢,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旗鼓相当
找出你的代谢类型
你是否体重过重或身材走样?你是否觉得维持身材很困难?你是每天早起且整天活力十足,还是常有起床气,且整日精神不济?你的整体健康情形如何?是否和现代多数人一样,要面对层出不穷的慢性病,如:过敏、关节炎、头痛、低血糖、消化不良、心血管疾病、疑虑症、经常性疾病感染……
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上述状况,那你可能有“营养不良”的问题。
谈到营养不良,或许会让人联想到贫穷国家的“饥饿”。其实,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多样,就连肥胖实际上也是“缺乏”能满足其饥饿并使新陈代谢正常化的“对的”食物和营养。
即使你服用质量良好、健康的食物或补充品,维持身体正常运作所需的营养仍可能严重不足。所幸,当你提供不正确的营养时,身体总会传达一些信息,让你警觉到它需要你有效补给“对的燃料”,以供“代谢引擎”稳当运转。无论是要追求健康,还是要维持目前的健康状态,其不二法门就是“根据自身代谢类型摄取食物”。
无论你目前的身体状况如何,迈向更高层次的自我认知的第一步,就是找出你的代谢类型。如此,你才能活力充沛、体态均匀且身体健康,不受慢性疾病之苦。
代谢类型分为下列3种:
1.蛋白质型
2.碳水化合物型
3.混合型
每种代谢类型都有适合的饮食。一旦确定个人的代谢类型及适合的食物后,就能借由简单技巧,打造专属的饮食(更准确的检验技巧会在后面章节加以介绍)。不过,此处得到的“基本”代谢类型只是个起点,完整的代谢类型划分要复杂许多,毕竟每个人在生物及生化上,有着极大的差异,不能拿这3种类型一概而论。或许你所测出的结果与某人相同,但你们的饮食需求仍可能截然不同。
比方说,你和某友人都是蛋白质型。所谓“蛋白质型”,就是摄取以蔬果或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皆无法使身体稳当运作的代谢类型。即便你和友人都加强蛋白质的摄取,并在某种程度上避免摄取碳水化合物,但或许你的友人整天比你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而对于碳水化合物(如糖和淀粉)的分量则要拿捏得更谨慎。
此外,一个人的代谢类型并非永远不变。虽然遗传会决定代谢类型(称为“遗传类型”),但之后代谢类型仍会因为许多原因(如疾病、压力或营养不良等)而发生改变。与现今代谢运作方式或特定时候的营养需求有关的是“机能类型”,但随着身体需求的转变,代谢类型有可能恢复为“遗传类型”。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新检测自己的代谢类型,以确知何种食物符合自己“当时”的身体化学,并学会如何适当拿捏各种营养素的分量。
根据自己的代谢类型学习如何正确选择及搭配食物,极为重要。
“图表<三大代谢类型的饮食重点>”提供了三大代谢类型的饮食类别及营养摄取建议。如果你是蛋白质型,表示细胞代谢碳水化合物的速度太快,能量来源过度仰赖糖解作用,亦即你是快速氧化型,副交感神经比交感神经更具主导性。所以你需要摄取高蛋白质以强化交感神经系统、中和偏碱的代谢系统,或者摄取高蛋白质(特别是高普林蛋白质),以减缓过快的细胞氧化速度、中和偏酸的代谢系统。
如果你是碳水化合物型,情况正好相反。为了强化较弱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应该多摄取碳水化合物,以中和偏酸的代谢作用;或多摄取碳水化合物,以提高细胞氧化率,平衡偏碱的新陈代谢系统。
如果你是混合型,亦即代谢失衡情形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那么,你需要广泛摄取各种食物,以支持自主神经系统(包含交感神经系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并确保细胞氧化速度不会太快或太慢。
蛋白质型该怎么吃?
许多蛋白质型人特色相似,但并不代表有这类代谢问题的人对食物的反应、具备的优缺点、能量等级及食欲强度都一样。就代谢层次而言,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过,蛋白质型的人通常都具备下列倾向:
● 食欲强烈
蛋白质型的人,大多食欲很强,常会饿得一餐吃下一大堆食物,或者常常觉得需要吃点东西,但吃了也未必有饱足感。也有可能即便吃撑了肚子,还是觉得饿。
● 嗜吃咸的、油腻的食物
蛋白质型的人,通常偏好重口味、油腻或咸的食物,比如香肠、比萨及咸味坚果等。但你如果舍弃这些食物不吃,反倒吃下更多碳水化合物的话,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嗜吃甜食。甜食吃得愈多愈容易上瘾,但甜食中的糖,可能会致使你的精神大幅下滑,或令你感到紧张、不安。
● 低卡餐减重行不通
蛋白质型的人或许曾试着借由减少卡路里的摄取来减重,却发现体重要不就增加,要不就纹风不动。或者你曾意志坚定地尝试极端的方法,比如节食或吃“葡萄柚餐”,却发现体重不减反增。
● 疲劳、焦虑、神经质
通常蛋白质型的人会有体力方面的问题,要不就病恹恹,要不就精神奕奕,表现得相当明显。又或许,表面上看似兴奋或感觉强烈,但实际上整个人却早已透支。当这类型的人感到焦虑、紧张、神经过敏或打战时,吃些东西可能会让这些情形稍微得到缓解。
如果你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形,就表示提供了错误的“燃料”给“代谢引擎”了!
蛋白质型的人,需要“相较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的食物组合。注意!可不是所有蛋白质都一样,必须多摄取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即富含脂肪和普林的食物。对蛋白质型的人来说,含有普林的食物比其他种类的食物更能在适当的速率下氧化(转变为能量)。
与含有普林的蛋白质相反的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型的人应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避免它们快速转变为能量;同时摄取较多蛋白质和脂肪,以有效减缓多数蛋白质型人的快速氧化速率。
多年来,社会普遍认为红肉与高脂饮食对人体有害。但事实上,任何食物都有利有弊,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代谢类型。如果是蛋白质型的人,就得吃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才能减重,生理与心理也才会觉得精力充沛,情绪平稳。如果能根据个人的代谢类型来做饮食规划,一段时间后,将能帮助你预防各种源于代谢失衡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问题、免疫力不足、血糖异常、骨质疏松症、关节炎、消化毛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