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乐新总监梵志登首次登台亮相
唐若甫
  ◆唐若甫

  随着艾杜·迪华特两届八年的任职到期,香港管弦乐团(简称港乐)在9月28日正式迎来了第八任音乐总监的首场音乐会,乐团也同时推出全新形象标识——包括乐团图形标志和英文缩写。港乐原来的英文缩写HKPO太容易让人联想到“香港邮局”。而现在改为HKPHIL,按中国爱乐者的习惯便是“香港爱乐乐团”的简称。当然中文名称仍然不变,而新任总监的走马上任是最大的亮点。

  港人喜爱让外国人有一个中文名字,比如前任总监Edo de Waart被称为“迪华特”,前任乐队首席John Harding是“夏定忠”,于是新任总监Jaap van Zweden入乡随俗,被称为“梵志登”。乐团还为其中文名字注解为“达到清净之志之意”。

  28日音乐会的曲目为全新委约的陶康瑞《盘古》、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和贝多芬《第七交响曲》,作品虽仅三部,却涵盖“古今中外”四字定位。

  小提琴独奏宁峰在演完协奏曲后加演了斯特恩改编的舒伯特《魔王》和《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改编曲。由港乐委约陶康瑞作曲的《盘古》是全球首演。这部短小的作品拥有强烈的斯特拉文斯基式的节奏感和音型,对开天辟地的描绘趋于精致而不是大气,歌唱性的旋律增添了聆听的舒适。

  这种舒适感在《梁祝》中得到进一步提升。诸多国际小提琴家如杜梅、文格洛夫、阿卡多和诹访内晶子等在音乐会上竞相演奏此曲后,宁峰的演奏融大气与柔美于一身,无瑕的技巧为敏锐的乐感锦上添花。梵志登棒下的乐团在化蝶片段奏出了最为曼妙的篇章。从弦乐轻柔的铺垫中响起竖琴的爬升,随后长笛自然而然地接过旋律奏出悠扬的段落,营造出化羽登峰的气场,其实比前作更有“开天辟地”的画面感。我从未听到过如此容易联想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篇“日出”的“化蝶”,前者的无比恢弘气势和后者的无比素雅就像光谱的两端,其实都是炽热生命的再造。

  至于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我有幸在今年欣赏过托特里埃与伦敦爱乐以及埃森巴赫和北京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奏。如果说托特里埃的教学示范性演出和埃森巴赫的理念与实际效果的脱节都让我对这次的演出抱有无限期待的话,那么梵志登没有让我失望。谐谑曲中的细小旋律从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到大提琴的接力棒式的递送彰显着四两拨千斤的力度,也展示昔日曾担任阿姆斯特丹皇家管弦乐团乐队首席的梵志登对弦乐声部的苛刻要求。

  两年前梵志登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曾提到“希望将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声音复制到自己所到的每一处”。我们希望他的这一愿望能在香港实现。但很显然,这个目标的最大障碍便是年代已嫌久远的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这座音乐厅在池座中间区域拥有良好的声音,在楼座下方则效果略次,楼座上则扩散严重。鉴于西九龙文化中心的建设至今遥遥无期,也许对于港乐来说,紧邻的深圳以及拥有越来越多靓声音乐厅的内地新兴城市实现梵志登的理想,也许更为现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对贝多芬,你有什么话要说
听奥伊斯特拉赫的中国录音
港乐新总监梵志登首次登台亮相
听路易克·布朗室内乐音乐会
东方票务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B04港乐新总监梵志登首次登台亮相 2012-10-07 2 2012年10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