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漆盒,是从我的上辈传下来的一个装古墨的漆盒子开始的(见照片上层的那个),虽然年代久远,木胎有些开裂,但它还是那么光彩照人,摸上去手感细腻滑润,像是新做的一样。漆盒设计得古朴典雅,金边在纯黑上勾出正方形的轮廓,盒盖上有“藏烟”两字。漆盒中的古墨只剩下三块了,唯有这盒子保存完好。
漆器是中国发明的,制作工艺十分繁复,要用炼制过的大漆髹饰木盒子,一道一道地刮、漆、磨,然后是画、勾、描……几十道工序,一直做到艺人们“五害六肿”,然后,一件上好的漆器艺术品才有可能问世。
我的“藏烟”漆盒里附有一份“说明”,说这几件墨是胡开文制作的:“磨而磷其质仍坚涅而溜其色弥妍……咸丰癸丑四月。”我就纳闷,说到咸丰,不就是清朝一八五几年的事了么?胡开文经营文房四宝有名气,但是有这么早吗?
后来我向鸿芳女士请教,才知晓漆器流传何止清朝?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山西平遥地区的先民们就用漆树的浆汁来涂抹食器,以图光亮、好看和耐用———这就是中国漆器的雏形了。到了春秋战国,平遥的漆器已经初具雏形。到了汉代,就是鼎盛时期。
因此,胡开文如果真是在清朝时开店,不足为奇。
山西平遥的漆器是我国四大名漆器之一(还有分别是北京的金漆、福建的脱胎和扬州的点锣),我每次到平遥去,总要到薛生金大师漆艺工作室去买上几个漆盒。照片右面的那个漆盒,是我十多年前购得的,纹饰是我国古代的云纹,它的工艺叫做“剔红”。“剔红”就是在底胎上涂数十层朱色漆,达到需要的厚度,然后进行雕刻纹样,通体成为朱色浅浮雕效果。
薛生金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恢复了平遥漆器中已经失传的“堆鼓罩漆”工艺,每一件作品都制作精良,既古朴又有现代感。我的这个红色漆盒肯定是“手掌推光”的,是不是“堆鼓罩漆”就不得而知了。
平遥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可如今到平遥去的人只玩古城,很少购漆器工艺品。原因是以天然大漆为原料的漆艺日益萎缩,艺人只能改行,漆艺产品质量下降。可以说,中国的漆器已经处于濒危状态,虽然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两个月前,我到文化广场边上选购花盆,经过永嘉路口,看见一家叫“梵谷”的店家,说是专门展示和销售漆器艺术品的。进去一看,立刻眼睛一亮,原来上海做的漆器一点不比平遥的差啊!这家叫“梵谷”的公司坚持继承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做上等的漆器,坚持用大漆而拒绝化学漆,并且采用时尚的设计,真的让我十分欣慰。
我东挑西拣,最后选购了一只珠宝盒(见照片的左边),它是最传统的黑色,四周用红边勾画,和我保存的清代墨盒子一样典雅、古朴,价格是1600元。
漆器,是中国发明的,但是如今的日本漆器比中国的制作还要精良,甚至越南的漆器都赶上来了。我真希望我们中国有更多喜欢漆器的人,希望有更多制作漆器艺术品的艺人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