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摘叶飞花”香扳指
刘英杰
  刘英杰

  能够获得“摘叶飞花”称谓的,似乎只有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绝顶高手的独门绝技。当然,香扳指不是武功招数,而是一种古玩。香扳指是用香末压制而成,或直接用香木雕刻而成的扳指,在形制上与普通扳指无别,盖因其材料难得,又有只带片刻便“通体生香三日不绝”的功效,故有“摘叶生花”、“摘叶飞花”的美誉。

  香扳指的外面间或镌刻各种花纹,十分精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变。清代,扳指亦指“板指”,又称“班指”或“梆指”。扳指儿在满语中称为“憨得憨”,至清军入关前,满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满族注重武事,名震天下的八旗兵得以开拓疆域的礼器便是骑射之功,而扳指作为引弓扣弦之用,能够引弓的扳指成为上上之选,并且相习成风。入关之后,聚天下奉养八旗兵的政策虽然在清初期是其执政基础,但闲散无事的八旗子弟却开始没落,鹿骨的扳指开始被金银象牙扳指所替代,而香扳指更是其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品类,一般人虽然对拉弓射箭不熟练,但也配上香扳指,因此香扳指成为一种极流行、极高雅的装饰物,而不再是实用物。

  因此,清代是香扳指使用比较发达的一个时代,特别是夏天,冗重的朝服顶戴使得官员们不胜汗臭之苦,是以熏香之外,佩戴一枚香扳指成为大多数的时尚选择,犹如西方人使用香水一般普遍。

  能够制作香扳指的香料和工艺极为讲究,香料只采用迦南香与沉香两个顶级材料,其他即使如降真香、黄檀香、苍术等名贵品种也入不了法眼。但并不是拥有了顶级香料便拥有香扳指,还得看制作者的制作工艺。在香扳指流行的年代,似乎只有扬州“戴春林家”的产品才能在贵族圈里站稳脚跟。而说起戴春林,又是脂粉圈里的传世神话,即便是现今流行世界的“兰蔻”、“香奈儿”,也明显不是一个级别。公元1628年,戴春林在扬州埂子街开创了生产香粉、香件的铺子,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其书写招牌“戴春林家”。自此戴春林独领风骚数百年,其产品伴随着“十年一觉扬州梦”的繁华盛况而闻名天下,戴春林创立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灿烂香文化,她的祖传秘制工艺瑰宝香扳指自然便品重宫帏,名动公卿了。

  笔者曾见到一枚戴春林作香扳指,它外径3厘米,内径2厘米,高约2厘米,年代在乾隆左右,扳指上雕刻的兰花图笔法和风格与明代的“文征明”绘画的兰花图相似,而落款“云生”证明是仿文征明画作。其上雕刻的诗文“宜男草发连科绿”是吉祥用语,寓意男丁兴旺,福禄绵延。这枚兼具“色”、“香”、“味”的香扳指展现了它风靡当时的绝佳魅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漆盒里的沉淀
绅士韵味的怀表
同治粉彩八仙人物扇形碟
我喜欢京剧演出说明书
“摘叶飞花”香扳指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B05“摘叶飞花”香扳指 2012-10-07 2 2012年10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