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书入画 工细兼力
史鹤幸
  史鹤幸

  工笔画,发轫于大唐,鼎盛于宋元以降而煌煌大观;陈之佛、于非闇的再次崛起(南陈北于),一举成就中国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又一处高峰而影响着数代人。前者寓刚于柔,寄动于静,表现着精粹的内在美,一扫甜俗和犷悍的流弊;后者“比真花还美丽,比真鸟还活泼” 。

  海派画家苏正荣,积数十年之工,潜心他的工笔花鸟,堪称“以书入画、工细兼力”的杰作而为业内所认可与推崇——这是源于一个画家的悟性、功力、心力的积累,才有他如此的画境与气场——这里主要指画作的线形、质、韵、势、构等诸方面的审美变化而成就一个画家的文脉、心魂的外在表现。

  可以说,苏正荣的习画过程,是他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艺术创作过程;他从最初临摹历代名家名作,继而执著于工笔花鸟画研习。他勤勤勉勉,只问耕耘,不求收获,孜孜不倦地追求“线条是一个画家语言符号的艺术变化”。

  苏正荣说,自己体会最深的就是每天习画不辍,五六小时里尘缘放下,潜心画画。他说,自己最有心得是画“鲤鱼”,那是受吴青霞先生点拨。还有荷花,更是他工笔画的主要题材。他的荷,花大色清,梗挺叶壮。远观荷叶田田;近观风姿绰约。窃以为,他的荷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一种“写”。他一般先写叶,侧笔入纸,以点厾法一气点染,追求墨痕变化而叶心低凹处以留白;再勾筋,虚实相间;花瓣间一气呵成,后写梗。他更是屏气凝神地写梗与梗的倚正、疏密、浓淡,以及左右穿插、参差有致,多少灵与逸在其中。

  缘此,苏正荣日复一日地“以书入画”,就是运用书道来临摹古今名作,再融入自身的悟性,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地凸显“工细兼力”的工整与细腻的韵力。他的画面,给人以柔和细腻,构图新颖之感,颇有“眼缘”。他的画作《仙鹤》被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收藏,《鱼乐图》为北京红旗出版社收藏,2007年获任伯年杯书画大展赛一等奖;新近,苏正荣又入选2012年版《中国绘画年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3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4版: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国际新闻
   第A23版:国际新闻
   第A24版:上海闲话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5版:职场方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教育周刊
   第B18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9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20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21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4版:人才
母子对
旅游小品三则
火琉璃
吉庆有余
以书入画 工细兼力
抗大生活
新民晚报夜光杯B04以书入画 工细兼力 2012-11-14 2 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