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军旅生涯,无数次与死神共舞,他为何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军人的神圣职责?31年婚姻生活,风雨同舟甘苦与共,他如何矢志不渝地守护着那份真挚的爱情?他就是第二炮兵导弹专家、某基地高级工程师陈礼国。
1 邂逅梦中仙女
2012年11月13日傍晚,轻轻地推开病房门,陈礼国走到床前,抚摸着妻子的头发,俯在她耳边轻轻地说:“黄晓(妻子昵称),今天好些了没有,开不开心?”这样有问无答的交流已持续了6年。尽管妻子没有回答过一句话,但陈礼国说,心有灵犀一点通,妻子能感觉到自己的问候。在那一刻,人们都暂时忘记柔情似水的他还有另外一重身份——二炮导弹将军。
1978年的春天,已经身为年轻军官的陈礼国接到一个特殊“命令”,让他与一个优秀的印染花布设计师相亲,到了约定的地点,站在他面前的黄晓琳让他一阵激动:长长的秀发、晶莹的皮肤、甜美的笑容,这不就是自己梦中下凡的仙女吗?怀揣着一丝兴奋,还有一丝紧张,陈礼国和这个叫黄晓琳的姑娘开始了对彼此的了解。然而刚开始接触,陈礼国的心却突然凉了下来。黄晓琳的父母都是1937年入伍的老革命,许多陈礼国只在书本上读过、广播里听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竟是当年与黄伯伯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战友。相比之下,自己来自豫南山区,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巨大的反差让这个年轻人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自卑”。
陈礼国觉得自己和人家成的可能性比较小,他礼貌周到地完成相亲后,郁郁寡欢地回到他的山沟,一头扎进实验室,夜以继日地工作,想借此来忘却这段难忘的经历和那位“如花的姑娘”。然而生活往往比电影剧情更加出人意料。一个月以后,那姑娘竟然给他写来了一封长信,字里行间对他这个从事导弹事业的军官充满了敬意。读着那些真切、朴实的字句,陈礼国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他发誓,今生今世都要善待这个他心目中的“仙女”。
鸿雁传情,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两年后,他们携手踏上婚姻的红地毯。时至今日,他都始终记得爱妻新婚时说的一句话:“佛曰,千年修来共枕眠。我相信今世的姻缘是前世的约定,在万千人中,就我们两人可以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缘定前生。我们一定要珍惜,不管遇到什么,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努力争取白头偕老……”时光在两个人的相濡以沫中缓缓淌过,平淡而又温馨。1982年,两人的女儿陈佳出生了,小生命的诞生,更让陈礼国欣喜若狂。
父母的言传身教让黄晓琳懂事、宽容,特别理解军人这个职业。婚后,她深知丈夫工作的辛苦与重要,便用全部精力来支持他的事业。他们的孩子一岁时,陈礼国获得赴某院校深造的机会。去还是留?看着幼小的孩子和体弱的妻子,陈礼国左右为难。“家里头,你放心好了,有我撑着呢!”妻子的体贴与理解打消了他的顾虑,陈礼国踏上了去院校深造的旅途。现在看来,这次深造对陈礼国的军旅生涯具有深远意义。正是通过这次深造,陈礼国系统地学习了各种型号的导弹,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外人看来,这一家三口的生活美满而幸福。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陈礼国始终对家庭怀有一份深深的歉意。陈礼国从事的是导弹部队最危险的爆轰专业,被人形象地称为“与死神共舞的人”。不仅如此,按照条例条令,陈礼国甚至不能告诉爱人自己究竟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事业上有多大的压力,他都无法向爱人倾诉,而爱人永远也无法分享自己成功时的喜悦。工作性质特殊的陈礼国有时也会为此遗憾。
有一年,二炮决定对某型武器进行爆炸试验。该武器从问世以来,所有的试验任务一直由研制单位完成,军方作为使用单位,从来没有进行过该项试验。而在试爆当天,作为现场组织者,也是现场唯一的爆控专家,陈礼国穿上防静电工作服,戴上静电释放环,淡定地走向了试验场区。经过紧张细致的工作,陈礼国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数十个起爆组件的安插,试验圆满成功,取得的经济效益数以亿计,也开创了中国军方独立对该型武器进行检测试验的先河,在二炮部队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陈礼国也成为建国以来军方在真品中安插引爆装置的第一人。
2 真情守护病中爱妻
时光在陈礼国的爱岗敬业及一家人的相亲相爱中默默流淌。但这一切都在1996年7月27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天,他像往常一样,下班后就急匆匆地往家赶,然而当他打开房门走进客厅的时候,眼前的一切让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爱的妻子躺在地上,人事不知,手脚冰冷。
短暂的失神过后,陈礼国尽可能地使自己保持冷静,马上拨通了医院的急救电话。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候在手术室外的陈礼国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
4个小时后,黄晓琳终于被推出了手术室。手术成功了,然而情况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乐观。黄晓琳被送回监控病房。陈礼国分分秒秒陪着妻子,仿佛害怕一眨眼,妻子就会从他的眼前消失,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由于黄晓琳是左侧颅内出血,因此术后她的右侧身体暂时失去了知觉,无法动弹,再加上失忆和神志不清,黄晓琳陷入了一种极度狂躁的状态,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只要有人接近,她就会又掐又打。
就这样,陈礼国吃在病房、住在病房,不停地与爱人说话、交谈,给她安慰。感受着丈夫无微不至的关爱,黄晓琳自己也在不断地与失控的病体抗争。一个月过去了,一天傍晚,当她含混不清地说出“回……家……”两个字时,陈礼国这位经历多次生死考验,从不轻易掉泪的导弹专家,喜极而泣。
心花怒放的陈礼国恨不得背起半身不遂的妻子就要回家。可正当他兴冲冲地想要为黄晓琳办理出院手续时,却得到了这样的一句答复:“这样的病人能够活着,已经可以算是奇迹了,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疗养,幸运的话,最多再活3至5年。”这话又给陈礼国激动的心情泼了瓢冷水。
虽然一下子从惊喜的高点又跌入了悲痛的深渊,但经过一个月与爱人生离死别的考验之后,陈礼国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超然。人活着,总要向前看,既然妻子活着已经算是一种奇迹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打破常理,再次创造奇迹呢?为了防止肌肉退化,黄晓琳需要每天进行一个半小时的恢复练习。于是,无论多晚,陈礼国每天下班后都会陪着妻子练习。看着妻子因剧痛而淌下的汗水,陈礼国恨不得生病的是自己。
后来,陈礼国从网上查知这种病在国外有过康复的先例,更是铁了心要让妻子站起来。从此,帮助妻子战胜病魔,成了陈礼国工作以外的头等大事。每天空闲时间他都坚持扶着偏瘫的妻子上下楼梯,采取绑腿拉脚等办法,帮助妻子恢复肢体功能;用筷子夹黄豆等办法,帮助妻子恢复记忆。随着妻子的病情好转,陈礼国又开始搀着她到操场上、营房里锻炼行走,无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岁月不居,时光如流,这一坚持就是10年。10年来,为鼓励妻子快乐地活下去,他曾陪妻子到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到白云山下逛五羊城,到上海滩登东方明珠塔……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到处留下了夫妻俩琴瑟和谐的恩爱身影。经过康复治疗,黄晓琳不但能够生活自理,还能做些简单家务。不细看,外人根本感觉不到黄晓琳曾是罹患重病长期卧床的人。
然而,幸福却过于短暂。2006年3月,当黄晓琳再次被大家送到医院抢救时,陈礼国还远在几百公里外组织试验发射任务。经专家鉴定,黄晓琳脑部网状激活系统瘫痪,属于“植物生存”,理论上已完全没有醒来的可能。陈礼国在内心早已许下承诺,自己必须要尽到一个男人、一个丈夫的责任。在电话里,他告诉主治医生宁主任:哪怕是零点零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3 坚持守候期待奇迹
“妻在家就在。”为着这个理由,陈礼国陪着黄晓琳,又一次开始了艰难的跋涉。陈礼国许下誓言:“我有一个梦想,梦想人的生命有一万年。这样,我就把自己的生命分成两半,一半用来守护导弹,一半用来守候你!”
“放弃吧!”亲人的劝说没有动摇陈礼国。陈礼国始终不渝地守护着沉睡的妻子,期待着奇迹的出现。科学家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明知不可能,却不抛弃不放弃,陈礼国并非偏执。他最喜欢《左传》里的一句话:“德,国之基也。”妻子生病后,他这样理解这句话:“德,人之基也。”
曾有人预言:“家庭遇到这样的重挫他肯定顶不住!”但是没有人能想到:他在帮助妻子创造医学奇迹的16年间,为导弹事业的贡献也达到巅峰!在工作上,这十几年里他直接组织完成了15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组织研制的某装备气氛快速保障系统,突破了困扰武器作战反应时间长的瓶颈,使作战反应时间从130个小时缩减至3个小时。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军首次进行某型导弹装备整装空运试验。陈礼国作为两名随机技术保障人员之一,负责监测和记录装备在高空状态下的技术参数。运输机在蓝天上飞行两小时,当按计划下降返航时,天空突然黑云翻滚,机场上空气流骤强。时间迅速流逝,油料即将耗尽。地面指挥员果断命令:准备迫降!“大家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给家人写几句话!”面对机长的提示,陈礼国异常镇静。他用安全带把自己紧紧捆牢,眼睛一直盯着不断变化的测试数据,把参数变化一项不漏地记录下来……飞机迫降成功,陈礼国收获了装备颠簸频率、倾斜角度、位移状态等一系列重要数据。科研单位和武器生产厂家的专家说:“这些数字价值连城,为导弹装备的改进定型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在陈礼国的精心护理下,配合医院创造了生命奇迹:妻子长期卧病在床,身上却没有半点褥疮和斑痕,肢体关节活动自如,身体肤色光洁如初。医院的医护人员感叹道:“陈总对妻子护理之精细令人佩服!”
陈礼国的女婿,一位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年轻人说:“岳父的这种守候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如果每个人都用这种精神去爱护亲人,去从事工作,去为国家出力,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从父辈身上,我们看到了责任、守诺、诚信等优秀品质,这是他们给年轻人树立的最好榜样。在当今社会,这就是我们最需要继承的宝贵的品行和财富。”
“妻子最美丽的青春大都是一个人孤守的,我欠她的太多太多!”面对“一睡不醒”的妻子,导弹专家陈礼国像接受一项重要科研任务一样,走上了一条充满柔情而又异常艰辛的生活道路。妻子爱干净,陈礼国在她的病床前,整整齐齐挂了8条五颜六色的毛巾,而且都编了号:一号白毛巾用来擦左眼,二号白毛巾用来擦右眼,三号粉毛巾用来擦嘴巴……隔三岔五,陈礼国还要给妻子做一次面膜。一次,这个举动被前来探视的小姨妹看到了,非常不解。陈礼国笑着说:“你姐姐爱美啊,我是怕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老了!”
作为一名专家,陈礼国经常外出执行任务。每次出发前,他都要到病房与妻子道别,反复交待护工“注意事项”;外出归来,无论白天还是深夜,他下了车就往医院赶,拉着妻子的手左瞧右看,看看脏了没有,摸摸瘦了没有……在这位导弹专家的心里,一直有一种期待——他期待着有一天,妻子做好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斟满一杯老酒,笑盈盈地站在家门口等他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