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时评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去逸夫舞台观看参加国际艺术节展演的浙江婺剧研究院(浙江婺剧团)杨霞云婺剧折子戏专场,一拿到演出说明书,先是惊叹于杨霞云的青春靓丽,这位出生在浙江武义的婺剧“80后”1998年15岁时进浙江婺剧团工作,师从著名婺剧表演艺术家陈美兰,工刀马旦,至今已获奖无数,成为浙江省最年轻的国家一级演员。
艺术风格很唯美
大幕拉开,杨霞云首先呈献给观众的是《挡马》,英姿飒爽、乔装成“番邦小将”的杨八姐上场,以一把木椅为介,与流落番邦的宋将焦光普几番纠斗较量,杨霞云手眼身法步玲珑有致,张弛自如,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刀马旦基本功,引来阵阵喝彩。作为浙江省主要戏曲剧种之一的婺剧也俗称“金华戏”,是一个古老的多声腔剧种,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剧流行于浙江中西部及江西东北地区一带,因其主要观众为农民,表演古朴、粗犷,多特技,重做功和武戏。杨霞云的《挡马》不仅很好继承了这些传统,而且吸收了越剧的细腻和京剧的严谨,使人物形象丰满灵动,细节处理具有设计感,艺术风格趋于精致唯美。
武戏动作难度高
如果说杨霞云的杨八姐还是相对偏重于技巧性的话,她在经典的婺剧折子戏《断桥》中饰演的小青一角则带给观众更为丰富的艺术观赏体验。曾有学者评价,《白蛇传》中的法海、许仙、白素贞分别是佛、人、动物的代表。法海是理性化身,超越人的七情六欲,四大皆空;白素贞则代表情感世界,对情爱执着,与法海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在《断桥》一折中,法海并未出现,身怀六甲的白素贞也更多是以人妻、人母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表现亦人亦蛇神话色彩的重任就落在小青身上。果然,杨霞云一出场,行蛇步、斗蛇眼、弹蛇舌、摆蛇头、缠蛇形等仿蛇动作将小青爱憎分明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三人亮相九组画面精彩纷呈,集中表现了剧中人物的不同心态和复杂矛盾。许仙是羞愧交加,既忧且恐,悔不该听信法海谗言使夫妻生分,怕白素贞不肯原谅自己,惧小青不依不饶刀剑相向;白素贞对许仙恨其薄情,怜其悔意,体谅其疑惧,为其遮挡小青的刀光剑影;小青则怒许仙负义,怨白素贞心慈,步步紧逼,偏要决断出一个是非善恶。九组画面九组打法,杨霞云文戏武做,并吸收了现代舞、艺术体操等元素,加入许多高难度动作,增强了表现力。
文武兼长显个性
在《辕门斩子》和《大破天门阵》中,杨霞云更多回归到其相对本色的表演上。《辕门斩子》是一出转折戏,杨延昭从穆柯寨败阵归来,又愧又怒,欲斩触犯军令私自与穆桂英结为夫妻的儿子杨宗保。穆桂英闻讯后,马上带了三千石粮草、几百士兵和破阵急需的“降龙木”来救夫君。在穆桂英上场之前,佘太君和八贤王为宗保求情,均遭杨延昭铁面拒绝。戏剧矛盾的冲突层层延伸,到达关键时刻,杨宗保性命堪忧,杨延昭骑虎难下,焦赞孟良等束手无策。杨霞云扮演的穆桂英上场,她扮相俊美,唱腔甜润,既有刀马旦的豪迈爽利,又有小花旦的俏丽调皮,更兼青衣的稳重大气。在众人的帮助下,这个智勇双全、才貌出众的儿媳妇四两拨千斤,说服公爹杨延昭改变了主意,即使杨延昭余怒未消,想踹儿子一脚解气也被穆桂英双手轻轻托住,一句娇嗔的“公爹不心疼儿媳妇心疼”尽显儿女情长,引得焦赞孟良如释重负笨拙模仿,令观众会心大笑。
杨霞云表示,“我会一直从事婺剧演员工作,因为我爱它。”十多年来,她在婺剧艺术的道路上艰苦磨砺孜孜以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用婺剧的华彩,为自己的青春作了最好的诠释与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