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时,约春节前半个月,我娘就把家里所有的砂锅全拿出来用碱水清洗后在阳光下曝晒几天。其中有只与砂锅不同的、内外皆用翠釉涂得精光锃亮的缸,这就是老早才有得买的糟缸了(其容量约等于特大号砂锅)。那是用来糟食品用的。过年弄些糟货吃是老早头老苏州人的食俗,能传承下来用传统法子做糟货的苏州老人家已寥若晨星了。而我家始终坚持并传到了我这一代!当我娘取出清洗并晒它们时,我家已比人家早些时候飘出了一缕年味。
糟缸里糟些什么?它们广泛着呢。凡是猪肉及下脚都能糟,其中脚爪得煨得烂些。还可糟鸡、鸭、鹅等家禽。我们还另外用砂锅糟黄豆芽、笋干吃。
最受人欢迎的是五花肉。其做法如下:至少四斤左右五花肉,一分为四。洗净后在沸水里焯过再洗净,放在砂锅内加清水文火煨烂,取出后在其四周擦盐(不宜过咸)待冷。另取香糟约半斤,放在碗内加适量黄酒把它捏和、捏烂。随后,把这糊状物装进用纱布缝制的布袋里。先把已完全冷却的食品放进糟缸里(肉与鸡等可混装)。再把早已准备的冷盐汤(咸淡可配自己的胃口)倒进糟缸,然后将适量的黄酒从糟袋上面淋下去——这算是糟好了。最后用密封的盖子将其密封好。过七八天后,一开盖子,就有一股酒糟香味升腾而起。
那五花肉、鸡等物皆呈乳白色里略透着肉黄色。因为去掉了汤,所以肥肉处也不太油。清爽、酒香、鲜美,那真可用一句话来形容它——打耳光不调!
在过年时和吃年夜饭时,我家的几只冷盆都是糟货——糟肉、糟鸡、糟黄豆芽(如意菜)。这些,可能在其他人家是见不到的。
其实,在我们祖母一代时,苏州老人家弄糟缸的人家还是有的,后来此法就渐渐地失传的了。我家很可能是硕果仅存的。在年初头上,凡有来拜年而我们留饭的亲友无不为我家的糟货所倾倒!其中最妙的是糟肉,切得薄些的肉,若在火锅里烫几秒钟,挟出时其肉与皮处肥的地方略带透明,其皮香而韧,绝对美味。其实它是最佳的火锅配料呢!
现在某些报刊上提及糟货时往往弄错了,甚至在买的香糟包装上也误导了别人,把糟肉的糟法说成是用糟直接涂在生肉上。不对,应该塞进糟袋中的。把香糟直接涂在食品上那是糟鱼的方法(鱼也得先腌过)。
现在人们贪省力,用糟卤糟,这也是一法,不过其香味就比用香糟的差了好些。
再补充一句:开头所言文火煨出的汤,放上调味品,是最好的火锅汤料,休倒掉;糟货吃光后,里面剩余的卤,煮豆腐吃,撒把大蒜叶,那是绝妙的好滋味呢!
糟货一般保质期约半个月,若放入冰箱的话,则可略延长些。届时可去掉糟袋,将糟货连汤带水地隔水蒸透一下,又可延长些日期的。
现在早已没糟缸买了,我们姐妹兄弟家都用密封性较好的搪瓷锅来替代糟缸,也照样做出了毫不逊色于娘做的美味糟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