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时起,室外的雪下得忽散忽聚,师生代表与文博专家单国霖、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新民晚报总编辑陈启伟一起围坐在上海博物馆中庭谈文论艺,主题就是为这批即将远行的中华瑰宝送别。上海博物馆向12所中学赠送特展的纪念图册。
观众多么幸运
作为特展的亲历者、见证人以及主要策划人,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激动难抑:“近十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三次国宝展展品,可以托起沉甸甸的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当我们博物馆人老了的时候,想起来(圆满举办三次国宝展览),真是骄傲!”陈燮君口中三次书画国宝展,指的是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书画珍品展”以及本次特展。陈燮君表示,这么多晋唐宋元的中华书画的顶级精品力作,汇聚在同一时空,他看到很多书画家天天来,一点也不奇怪。粗略估计,存世的晋唐宋元的精品画作不过两千件,十年中,上博挑出了最好的200件请观众零距离观赏。“可以想见,我们的观众是多么幸运。”
新民晚报总编辑陈启伟不舍中也有欣慰。他说,“今天过后,那么重量级的精美藏品就要继续深藏在美国的博物馆了,在家门口再见它们,可能遥遥无期了。但是,我还是感到欣慰,中国古代传统绘画艺术被美国博物馆收藏,已经成为世界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在上博这方天地里,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瑰宝,这是一种福气。”陈启伟认为,这三次书画国宝展,也让中国人厘清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脉络,要感谢上博的努力,没有他们倾注心血,就没有国宝的上海之行。博物馆、媒体和专家应不遗余力地去宣传推广,把中华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向上海博物馆表示深深敬意:“将美国收藏的中国古代的书画珍品请归故里,这是利国利民的盛举!这个展览引发了整个中国学界的异常关注,许多书画挚爱者飞抵上海,争睹国宝真容,仰观中国文化的博大,俯察翰墨萃笔的精微。”上博研究院单国霖对这批珍品如数家珍,他希望观众在观赏盛宴的同时,这场展览对画家、艺术理论家有所助力,也希望能借机在青少年中普及美术教育,为中华瑰宝自豪,这是举办展览的宗旨。
城市文化事件
在四位嘉宾看来,三次国宝展展出对上海这座城市而言,可以称得上是十年来最轰动的城市文化事件,他们同时谈到,十年来上海博物馆所展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展览还缺一角,就是藏于台北故宫的290件精品宋画未曾来沪,也有书画爱好者在看完三次国宝展后,迫不及待地提出了这份恳请。陈燮君表示,上海博物馆一定会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实现这一愿景。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