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松江泖港镇北石港,眼前是一大片无人看管的苗圃,原本种植着香樟、水杉的林地上杂草丛生,长期无人打理,几株枯萎的小树旁插着细细的竹竿,隐约可见细密的鸟网。
“这是私人苗圃,由于近年苗木生意差,苗圃老板很少来,整个就被荒弃了。”就在记者采访时,恰好遇到萤火虫环境保育志愿者在现场巡护,志愿者姜龙说,很多私人苗圃连日常管理都没有,更不要说雇人护林,因此这里就成了鸟网的滋生地。
针对私人苗圃变成荒地的情况,松江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负责人沈国平无奈地说,这种现象在上海比较普遍,“私人苗圃因为缺少管护,几近荒废,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偷猎现象很难及时发现和有效制止。”
沈国平告诉记者,由于几年前国家大力发展林业,私人种植苗圃的数量激增,在松江区的15万亩林地里,就有近3万亩是私人苗圃。然而,一些私营主属于盲目种植,对自身的技术水平和销售能力考虑不足,最后导致经营不善,苗圃也被荒置了,“除了张网捕猎,有些荒置的苗圃还成了临时的聚赌点。野保站会定期地组织巡护,但还是希望苗圃主人加强自律,不要留下一个烂摊子就拍拍屁股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