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乘地铁,朋友突然说:“你发现没有,最近这段时间,‘左行右立’不提了。”仔细一想,似乎真是这样呢,后来很多次乘地铁,我专门留心了一下,无论是高峰时间还是平谷时段,过去常见的高音喇叭和“请左行右立”的提示牌都没有了。
我在纽约、华盛顿、香港等很多城市乘过地铁,当地乘客都很有秩序,严格遵循“左行右立”。我们这些外来客也自觉入乡随俗,即使没有文字和广播提示,也能看懂规矩,乖乖站在电梯右侧不动,把左侧的快速通道让给赶时间的路人。
然而,回到上海,我却往往很难坚持,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和枢纽车站。
人之初,性本善。后天的礼仪好坏一定是与整个大环境相称的。纽约、华盛顿等地,高峰时段的地铁流量也就跟上海的平谷差不多,礼让三分自然比较容易。而在上海,你看那人民广场换乘大厅:无论是否高峰时间,通道里永远人潮汹涌,扶手电梯要排长队才能挤上,如果坚持左行右立,只怕拖尾的队伍要把站台堵得水泄不通,甚至有人要落到轨道里去了。
并不是给自己的缺乏礼让精神找借口,客观地说,在上海这种人流量巨大的城市,只有在平谷时段以及非枢纽车站,“左行右立”才有充足的实行条件。
当然,即使水土不服,“左行右立”终究是个好规矩,如果真的淡出了,着实可惜。而这也正折射出我们整个社会“急进”的心态。
什么事情都着急,都想抢先一步,唯恐输在起跑线上,还起了些好听的名词叫“跨前一步”,好让自己抢得光明正大。所以,十字路口的黄灯要抢,公交车的座位要抢,买份肯德基的速生鸡也要抢。接下来,问题接踵而至,抢黄灯的追尾了,抢座位的打架了,抢速生鸡的提早发育了,但仍旧还是急着要抢,因为,再不抢就“落后”了。
不过,有时候停下脚步想想,真的有必要逢事必抢吗?汽车堵在路上互不相让,害得应急车辆难以通行,不得不考虑在车前加装摄像头,录下不让行的车辆施以惩罚;社会车辆挤占公交车专用道,害得公交车寸步难行,不得不也考虑加装摄像头,对擅入专用道的车辆也加以重罚——这是最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两项议题,也反映出一种新的城市病。加装摄像头,毫无疑问是增加了一项公共开支,而这笔开支,则要由纳税的全体人民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都要为自己的“急进”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