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这先要从小布什当政时期实施的减税政策说起。2001年,布什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将美国富人的最高税率从39.6%降至35%;中低收入者的最低税率从15%下调至10%。这一调降本应在2010年到期,后因美国陷入经济衰退,被延长至2012年底。奥巴马当政后,遇到了美国战后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为刺激消费,工资税率(用于社保)又从6.2%降到4.2%。
一面是叠加的减税,一面又是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以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巨额支出,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急剧增加。到2011年,其年度财政赤字已高达GDP的10%,债务规模也迅速蹿升至与GDP持平。而美国政府的债务在2011年5月就达到国会规定的14.3万亿负债上限,奥巴马政府想要继续举债,就必须先让国会提高债务上限。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不想轻易地给奥巴马提高上限,提出奥巴马政府必须先制定未来赤字削减计划。
但共和党削减政府开支的减赤计划与民主党增税为主的减赤计划无法达成妥协。就在美国政府开支即将无以为继的最后期限———2011年8月2日来临之前的7月31日,两党达成一个暂时的妥协方案,即国会同意分两次提高债务上限,共计9000亿美元,但需要国会在2013年1月2日前通过在未来10年减少1.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的法案。如果该法案无法通过,就启动自动减赤方案,分10年减少9197亿的政府开支。
由于国会在大选前没能够通过减赤法案,制定新减赤计划的任务就被推移新的国会。如果新年伊始国会不通过新法案,自动减赤机制启动,加上小布什政府减税计划和奥巴马减少工资税的临时方案也在2012年底同时到期,两项因素叠加,将会引发6000多亿美元的投资消费支出减少的效应。美国联储主席2012年2月7日在向国会作证时将这种效应比喻成“财政悬崖”,用以形容财政开支突然急剧下跌在曲线图上的陡峭下降。自那时以来,“财政悬崖”就被广泛使用,用来泛指美国财政面临的困境。
由于“坠崖”对美国经济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美国两党不得不进行妥协。国会参众两院在最后关头,即今年1月1日通过《2012年美国纳税人缓释法案》,使美国暂时避免从“悬崖”坠落,让关注这一争执的全球金融市场松了一口气,世界主要股市一路上扬。
新法案将家庭收入45万美元以上、个人收入40万美元以上的所得税率恢复到克林顿时期的39.6%,4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继续享受减税的优惠。工资税率则从4.2%恢复到6.2%。法案还将联邦政府的紧急失业救助延长一年。这避免了政府开支自动减少机制的启动,以及财政开支急剧下降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