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看了场草根演出,演员是秋韵艺苑的一群老人。说是演出,其实观众不多,更多是演员的“自娱自乐”。之所以记录下来,无非想让更多人知道,如果退休了,如果爱朗诵,那么上海有一个“秋韵艺苑”,平均年龄过60岁,成立已有5年多,一直都在活动……他们自己创作诗歌、表演朗诵,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他们排的不少节目,走进过校园、走向过社会。那天,是他们的5周年成立汇报演出。
那是一群充满了向上活力的老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教师,有医生……因为热爱朗诵,原本并不相识的老人,自发聚到了一起,排练演出,服务社会,这样的一次次相聚,是充实的,快乐的。看着那些站上舞台中央的老人,你很难猜准他们的真实年龄,更不会想到,他们当中还有动了三次大手术的癌症患者……
陪他们消磨一下午,欣赏他们演出、倾听专家的点评,再看老人一个个认真做着笔记……不由自主就生出了感叹:在这个老龄化日益加剧的社会,真心希望更多的老人,能像眼前这些老人一样,忙碌着,开心着,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无独有偶,近日在电视里看到了91岁的秦怡老师。那是一档面向青年人的讲堂节目。那堂课标题起得“噱头”,就叫“90后”秦怡。那标题,真是一语点中,其实,年轻与否,不光看年龄,还要看心态。91岁的“中国最美女人”,每次见了,总会让人由衷感慨:有一种美丽,岁月也奈何不了——那是一份由内而外散发的从容,那是一种岁月历练过后的豁达。听秦怡老师说,她心里一直在想着:“还要多写点字、还要拍电影”……
看来,老有所乐与老有所忙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大到事业,小到兴趣爱好,演戏朗诵也好,唱歌跳舞也好,下棋打球也罢……只要足够热爱,只要足够投入,就能让人开心,使人年轻。而有着共同爱好之人,尤其是在步入了老龄之后,不妨像秋韵艺苑一样,大家可以因志趣相投而自发聚到一起,乐在一起。当下老龄社会,这样的一个个老年兴趣组,是否也为全社会的老有所乐提供了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