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感到很不好意思
半夜醒来,闻着空气中的酒气,蓝曦回想起自己是醉了入睡的。她正想进自己卧室的洗手间,却听见客厅的卫生间里有动静。难道是奔奔回来了?她心下奇怪,决定去看看。
轻轻将客厅卫生间的门推开,一个男性背部猛然间闯进蓝曦眼里。她尖叫着抄起一旁的拖把抡过去。那人闻声转身躲开她的“攻击”,她惊讶地发现对方居然是安德瑞。她质问安德瑞为什么会出现在她的卫生间里,听了他的解释才知道原来自己将手机忘在出租车上。司机打电话找到了他,他去取了手机给她送来。当他在楼下按门铃的时候,喝醉的她糊里糊涂按下开门键就不省人事了。他敲不开门,想起之前她曾经说过因为自己常忘记带钥匙,特地将一把钥匙藏在门外某个隐秘的地方。他寻找一番,居然真的把她藏的钥匙找了出来。开门之后,他见她晕倒在地,连忙抱她进卧室。途中喝醉的她居然还呕吐在他的衬衣上,他刚才正在洗手间洗衬衣。
弄清了事情的经过,蓝曦感到很不好意思。两人来到客厅里坐下,仰靠在沙发上,她突然想跟安德瑞说说心里话。从母亲去世时的感受说起,她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内心的痛苦和惶恐一一倾吐,任眼泪肆意流淌。在蓝曦倾吐心声的过程中,安德瑞自始至终没有讲话,他只是坐到了她的身边,不时递一张纸巾到她手边。他很想抱住她,却顾虑到中国女性的保守而没有这样做。可是她后来主动将头轻轻靠在了他肩上,他闻到了她头发上的淡淡的茉莉花香味。等她的倾诉告一段落,他也讲起了自己心里那段最伤痛的往事。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对她深情告白。她抬头望着他,看见他那双深邃的海蓝色眸子里透出炽热的光芒,她的心里有同样的火焰在燃烧。然而此时,她没有勇气接受他的感情,更没有勇气拒绝,她不知道该怎样回应他。蓝曦留安德瑞在自家客厅过夜。次日二人共进早餐时,安德瑞问起《幼童》碟片的事。听蓝曦讲述了留美幼童的故事和康祖彝情书原稿的来历后,他提出愿意帮助蓝曦翻译康祖彝情书原稿。
世博志愿者招募正式开始后,锦悦新城社区的志愿者们积极报名。美娜这天兴起硬要拉着蓝曦去报名。蓝曦因为提前与安德瑞约好共同翻译情书,便借口自己尚未做好准备打发美娜走了,自己在家边翻看外公留下的《留美幼童康祖彝生平事迹》边等安德瑞。
通过《留美幼童康祖彝生平事迹》,蓝曦对康祖彝的人生经历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年在经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创和“火烧圆明园”事件的刺激之后,清政府的“洋务派”政治家们为了富国强兵开始了名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改革,而派遣学生出洋留学也可以看做是其中的一项举措。在当时,几乎没有中国人对美国有所了解,最初的招生过程相当困难。因为生意上常与洋人来往,康祖彝父亲的观念比较开放和先进,所以听说政府招收留洋学生的消息和具体情况之后,父亲便萌生了让几个儿子中最聪颖的康祖彝留洋的念头。康祖彝和同伴们出发前半年,为了让年纪尚小的幼童们能够尽快地学习语言,并且能够得到家庭的关怀,在耶鲁校长和康州教育局局长的帮助下,面向全州征集愿意接受中国幼童的家庭。消息传出之后,很多家庭踊跃报名,这些家庭的家长多数是教师、医生和律师。在美国家长们周到照顾和耐心教导和美国兄弟姐妹们的陪伴下,留美幼童们很快就适应了全新的生活,同时也成为当地居民们了解古老神秘中国的一扇扇小窗口。他们穿的丝质长袍和厚底布鞋、写字用的毛笔和砚台、温习中国功课时唱歌般的读书声,以及他们温文含蓄的言行举止,为宁静的美国小镇添了新鲜的东方情调。
留学美国的生活对于幼童们来说是丰富多彩、充实有趣的。他们不但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还成为各个方面的能手。中学毕业之后,部分幼童考入美国的大学。康祖彝进了他向往的耶鲁大学,人生的崭新篇章正要开始,命运却突然发生了逆转。因为政治上的种种原因,进行到第十年的留学计划被中途终止。1881年清政府向美国留学事务局发出急电,命将留洋学生一律调回。带着对美国家人和朋友们的感激和深爱,带着对阔别多年的祖国亲人的想念和期盼,留美幼童们分批踏上了漫长的回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