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3: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邬达克与上海的建筑
薛理勇

▲邬达克人物像

▲邬达克全家合影,后站立者即少年邬达克

▲西藏路慕尔堂

▲上海哥伦比亚路57号(今番禺路129号)住宅

衡山路国际礼拜堂

▲邬达克一家在黄浦江庆宁寺渡口

邬达克在盘腾住宅(今汾阳路79号)工地上

  ◆薛理勇

  1月8日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诞辰120年纪念日,“邬达克纪念室”也于这一天在长宁区番禺路129号,邬达克曾长期居住的洋房里正式揭幕。 

  邬达克是建筑师,在上海有许多杰作,其中坐落在南京西路的国际饭店和大光明电影院就是他的大手笔,也使他在上海在全国乃至在世界名声大噪。邬达克在上海留下的作品中,许多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是上海城市旅游的景观和景点,并经常见诸报端,也使更多的市民认识了这位外国建筑师。而实际上,邬达克还有一些优秀的作品仍不为人知,或有争议,本文会有涉及。

  壹  国籍之争

  邬达克(L.E.Hudec.1893-1958)是他到上海后为自己取的中文名和英文名,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匈牙利名Lasz1oHugyecz,其父邬杰茨·久尔吉是匈牙利建筑承包商,母亲舒特蒂·保拉是斯洛伐克路德教信徒。邬达克青少年时代,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均属多民族的奥匈帝国的版图,所以他的家庭使用匈牙利、斯洛伐克、德语多种语言,邬达克还能用英语、意大利语会话。由于父亲的关系,他很早就学会了石匠、泥瓦匠、木匠活,还拥有相关执业执照。1910年他考入匈牙利皇家约瑟夫学院,获建筑学学士文凭,并周游欧洲,这对他在以后建筑业上的成就影响颇大。他大学毕业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工作时,1914年6月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青年邬达克应征入伍,先后在步兵营、炮兵营、骑兵营呆过。在1916年的一次战争中,奥地利军战败,邬达克成为战俘被关进俄国战俘营,直至战争将结束时被释放。西行回家的路十分遥远和艰难,他随部分战俘东行,于1918年11月到上海,在一家美商克利洋行(CurryR.A)谋到一份绘图员的差事,并给自己取了邬达克的中文和英文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原奥匈帝国瓦解,斯洛伐克脱离匈牙利,与捷克共同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69年,斯洛伐克又脱离捷克建立斯洛伐克共和国。于是,中国学者对邬达克的国籍始终说法不一,有称匈牙利者、捷克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奥地利者,甚至有人说是美国人。在陈列室展示的邬达克信件中透露,邬达克一直希望按父亲的血统恢复匈牙利国籍,但因其父有笔不小的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遗产案尚未结案,捷克人不准邬达克放弃捷克斯洛伐克国籍,直到1941年,他才正式拿到匈牙利国籍的护照,还在上海出任匈牙利协会主席。 

  邬达克在上海谋到一份不错的职业,但仍希望回到家乡。1921年他离开上海回国。战争使邬达克家庭破产,战后欧洲经济十分困难,其父于1920年12月逝世,邬达克必须挑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决定重返上海,用上海挣的钱养活欧洲的家人。 

  贰  福地上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美忙于战争而无暇东顾,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让出了一个发展的空隙。战争结束后,他们重新关注上海,上海的经济,尤其是城市建设发展迅猛。1922年夏,邬达克娶了在上海出生的吉塞拉·梅耶尔(Gise11aMeyer),其父是在上海的德国不莱梅商人,任职于德商美最时洋行(Me1ch-ers&Co)上海分行,这让邬达克在上海定居狠下了决心,也为他在上海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打下基础。这一年,他为克利洋行独立完成虹口影戏院的设计,受到业主的好评。 

  法商万国储蓄会(Internationa1SavingsSociety)是在中国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商业储蓄机构,他们将吸纳的储蓄款主要用于上海法租界房地产投资,也是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早在1919年,邬达克就帮克利洋行完成了爱多亚路(延安东路)9-11号的万国储蓄会新楼设计和监造,1925年前,他又帮克利洋行为万国储蓄会设计了诺曼底公寓(I.S.S.NormandyApartments,即今淮海西路1842-1858号武康大楼),盖斯康公寓(I.S.S.GascogneApartments,即今淮海中路1200-1220号淮海公寓)等一批高档公寓和花园洋房,使他名声大振,并与万国储蓄会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不知为何,约1925年,美商克利洋行撤离上海,已在上海显露锋芒,并与万国储蓄会关系密切的邬达克就独立开设“邬达克打样行”(HudecL.E.即邬达克建筑事务所,后来长期行址在圆明园路209号真光大楼8楼)。“四行储蓄会”由号称“北四行”的盐业、金城、中南、大陆四家北方财团联合成立,是中资最大的储蓄机构,总部在上海。与万国储蓄会一样,他们也将巨额储蓄款投资上海的房地产业,为提高储蓄会形象,获取储户的信心,1929年储蓄会决定投资300万元在静安寺路(南京西路)建一幢号称“东亚第一高楼”的建筑。邬达克承接到这伟大使命,就是著名的“国际饭店”,远东最豪华的饭店,该楼地下2层,地上22层,被上海人称之“廿四层楼”,占地面积1179平方米,建筑面积15650平方米,标高83.8米,其建筑高度在上海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打破。不久,邬达克又设计了与国际饭店相邻的大光明电影院,两幢现代主义的建筑相得益彰,迅速提升了南京西路的知名度,也使邬达克成为上海人耳熟能详的外国人。

  叁  作品不少

  在上海,由邬达克主持设计和监造的建筑有数十幢之多,涉及到住宅、公寓、大楼、学校、医院、工厂等多个领域,其中不少已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如西门妇孺医院(Mar-garetWi11iamsonHospita1,今“红房子”产科医院)、花旗总会(TheAmericanC1ub,今福州路209号)、宝隆医院(Pau1unHospita1,凤阳路二军大内)、四行储蓄会(JointSav-ingsSocietyBanK,四川中路261号联合大楼)、宏恩医院(CountryHos-pita1,今华东医院)、慕尔堂(MooreMemoria1Church,西藏中路沐恩堂)、国际礼拜堂(CommunityChurch)、真光大楼(TrueLightBui1ding,圆明园路203号)、中西女中(今市三女中)景莲堂(McGregorHa11in MeTyiereSchoo1forGir1s)、广学会大楼(ChristianLiter-atureSocietyBui1ding虎丘路128号)、上海啤酒厂(UnionBrewery.1td)等。实际上邬达克还有不少作品至今尚未被认定或无人知晓。在“纪念室”中陈列有邬达克自己的照相册以及私人信函,邬达克标明了地址和简短的说明,可以确定这些都是邬达克的早期作品,也可以弥补我们对上海历史建筑研究上的空白,这些住宅大多是万国储蓄会兴建的高档住宅。其中有今被俗称“白宫”的汾阳路79号住宅,邬达克注明“Beudin-house”。今汾阳路150号住宅在1946年后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府邸,被称之“白公馆”,邬达克在照片下注“Madier-house”。Beudin汉名“盘滕”,旅沪法国商人;而Madier全名HenriMadier,旧译“麦地”,是上海法商信孚洋行(Madier,H)的大老板,是旅沪法侨中颇有声望者之一,任多届法租界公董局委员,1909年当选法租界公董局总董,这二人均是万国储蓄会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我还见过另一本相册,所贴照片均为邬达克作品,其中一张是今太原路160号太原别墅,上标拍摄时间为“Dec.15TH.1925.”注明“DUPACRESIDENCE”,即“逖百克住宅”,逖百克是法租界大律师,在朱葆三路(溪口路)25号开“逖百克大律师事务所”(DUPACMar-sou1ies),他也是万国储蓄会的法律顾问和大股东之一,而该住宅也确实是逖百克私宅。可见,邬达克与万国储蓄会的关系密切和良好,难怪万国储蓄会,以及四行储蓄会的许多住宅、公寓和大楼是委托邬达克设计的。 

  邬达克相册里还贴有RueRatard(巨籁达路,今巨鹿路)的22幢房子,RoutePottier(宝建路,今宝庆路)的9幢房子等,以及当初的设计图纸,这些建筑至今尚在,有的已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我想,这个“纪念室”的展品可以为研究上海建筑提供一些信息和资料。

  肆  地产经营

  旧时有这样的传闻,讲邬达克利用建造国际饭店多余的建筑材料,另外建造了“达华公寓”,此为无稽之谈。实际上就在邬达克承揽到国际饭店设计业务后,法商“阿乐满律师事务所”(A11manDavies&Kops)的法国籍律师阿乐满(N.F.A11man)和克保罗(Pau1F.Kops)建议与邬达克合作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于1933年正式开业,资本25万元,向美国注册,西文行名为HubertusPropertiesFedra11nc,U.S.A.,中文名为“邬达克公寓”或“达华地产公司”,首先在大西路(今延安西路914号)建造10层的HubertusCourt,即“邬达克公寓”或者“达华公寓”,后来又建造和收购了一些房子。据邬达克信中讲,他的房地产公司在上海有百余幢住宅。实际上邬达克已经经营自己的建筑事务所,他早已自顾不暇,分身无术,只得由他的合作者委托一家叫做“美益洋行”的美国商行代理,而其合伙人均为“门槛”贼精的律师,他们又与代理商串通一气,应该收的租金大多不进账,使达华地产公司亏空不少,邬达克还得拿自己的建筑事务所的钱去填补亏空。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宣战,而达华地产公司是向美国注册的公司,遂被视为敌产被日伪强行接管。此时的邬达克已获得匈牙利国籍和护照,还出任上海匈牙利协会主席,他没被日本人送入集中营,但战时的上海建设处于停滞状态,邬达克建筑事务所几乎揽不到生意而惨淡经营,其间他回过家乡,但总放不下上海的事业再度回到上海。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内战又将爆发,邬达克深信,曾给他提供无限发展机会的上海已不是他的福地,1947年他赴瑞典,1948年赴美国伯克利定居,他仍希望在中国内战结束后重新返回上海,这一希望到1949年后就彻底破灭了。1958年邬达克死于心肌梗死。 

  上海为邬达克提供了发展机会,邬达克也为上海建设作出杰出贡献,也许,关于邬达克的话题还会被人们经常提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我国中东部严重雾霾直击
   第A03版:我国中东部严重雾霾直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读者之声
   第A15版:特稿
   第A16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邬达克与上海的建筑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B13邬达克与上海的建筑 2013-01-13 2 2013年01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