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的观影经验,评价一部电影最基本的标杆是其能否完整清晰地讲故事,故事中有没有深刻丰满的人物。然而当故事猎奇和技术革新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日益犀利的口味之后,电影艺术开始朝向一个奇妙又惊喜的方向发展。环境的设置,镜头的处理,剪辑的手法,特效的运用只是工具,导演最终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电影能带给人的启示才决定一部电影的境界。
应该说,导演汤姆·提克威和沃卓斯基兄弟的努力使得电影《云图》达到了这种令人惊喜的境界。
整个电影由六个故事组成,交叉闪回。每个故事映射着不同人物的前世今生,前人的决定对后世的发展产生着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六个故事单独拉出来并不难以理解。但是插叙手法的混乱、演员角色的不断转换,以及彗星、扣子的线索,这些细节的重叠和隐晦着实让人如坠迷宫。这是一部超出常规叙事模式,在讲故事的技巧与深度上寻求突破与创新的电影。
从影片的结构上看,六个时空的故事相互交织,1850年美国人亚当在南太平洋的遭遇、1931年苏格兰音乐家弗罗比舍创作《云图六重奏》,1975年加州女记者路易莎·雷探查核电站丑闻,2012年伦敦出版商卡文迪什的“越狱”经历,2144年首尔克隆人星美的反抗以及人类衰亡后的第103个冬天夏威夷土著扎克里与先知的相遇。六个故事从过去、今天一直写到人类衰亡后重新起源的未来,让原始土著和具有高等智慧的先知相遇相知相爱,实际筑成了一个完满的圆形结构,无始无终。而这个六个故事的内核则涉及到爱情、信念、宽容、和解、勇气、反抗、死亡等诸多人类生命的终极性命题,是一次普世化价值的统一艺术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汤姆·汉克斯、哈利·贝瑞、雨果·维文、本·卫肖等人一人分饰多角,或者说是一人分饰多种生物,精美的化妆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时空里扮演不同物种、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甚至是不同性别的角色,如此做法无疑再次加强了《云图》的观赏价值,也符合了影片如云图般轻盈周密的轮回主题。
不得不说,《云图》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它的热映也带来了大量有关电影主题的解析和争论。然而对待这样一部充满惊奇的宏大电影,无论其光影里隐藏着怎样的内容,其核心还是关于人类自身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