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2013年03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期待自己的小说能立在舞台上
——毕飞宇谈《推拿》被改编成话剧
朱光
  作家毕飞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推拿》将被国家话剧院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手改编成舞台剧,9月初先于北京上演,10月在沪亮相。昨天,路过上海仅停留半天的他表示对“小说能立在舞台上”很激动。 

  不要版权费 

  这位保持着健身习惯的作家,曾经梦想在50岁至60岁之间,写一部话剧、一部京剧,是因为想锤炼自己不擅长创作人物对话的软肋。“我的小说擅长叙事、描写,但是人物对话写不好。我就想起十多岁看法国小说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善于写对话,他就写过很多剧本。”不过,还没等到他创作剧本,该剧制作人、演员王一楠在主持一场活动时当场“表白”了对《推拿》的爱:“它现在是我的枕边读物。”她向作家提议把小说改编成剧本。 

  抱着对舞台的向往和憧憬,毕飞宇连1元版权费也没要。他表示,他对话剧的认识,基于话剧艺术中心排演、焦晃主演的《正红旗下》:“我怎么也没想到结束时,舞台一转,就转出一个池子,焦晃就直接走到水里去了!剧终时,所有人都在旁若无人地哭,包括老舍先生的儿子,这很打动我,我就心想什么时候我的作品也能被搬上舞台!” 

  尊重改编者 

  毕飞宇对小说能被改编成什么样并没有太多要求:“如果要求别的艺术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改编是野蛮的。我只是期待看到文字描绘的虚构世界成真。”该剧编剧是运动医学专业出身的喻荣军。毕飞宇调侃道:“推拿,他比我懂;盲人,还是我比他懂。”该剧将如何呈现盲人在舞台上的状态?王一楠说:“那我们要期待导演郭小男……” 

  据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最贵”的演员已经去盲校、按摩院体验生活了。按导演要求,他们都要有盲人按摩师的同等水平。“《推拿》改编电视剧可能难度最高,但是最出彩的应该是话剧版。”毕飞宇时刻难掩对这部小说被实景呈现的期待。  本报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6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7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B20版:人才/招生 招聘 留学 移民
   第B21版:市场之窗
   第B22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3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24版:市场之窗·广告
《牡丹亭》走向世界园林 “参议员”带来卖座喜剧
期待自己的小说能立在舞台上
应为中国现代文学家发行纪念邮票
伊能静:最幸福的事是与儿子逛书店
李健个唱月底举行
迪克斯版画展开幕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20期待自己的小说能立在舞台上 2013-03-06 2 2013年03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