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起草了一份《告工农群众书》
大多数人也都陆续醒来,一个个都使劲呵气,互相发现鼻子上、眼睛上结着的霜花。然而,有二十几个人再也没能醒得过来,那是特务营的战士,他们在夜间执行警戒任务,已被冻成了硬邦邦的冰人……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接到报告的总部首长也一声没吭,大巴山啊大巴山,你是善意地接纳了还是无情地吞噬了这些战士的年轻生命?
大约一个星期,红四方面军最后一支部队也顺利通过了大巴山,总部这时正式提出了“停止转战,在川北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行动方针,并明确了以通(江)、南(江)、巴(中)为中心建立根据地的基本纲领。先头部队迅速行动,首先占领了川北重镇通江县,接下来没几天,就全面解放了南江和巴中地区。红四方面军旗开得胜,在川北初步站住了脚跟,这是离开鄂豫皖之后,第一次有了立足之地,整个部队群情振奋。
张琴秋代表总政治部起草了一份《告工农群众书》,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劳苦工农群众:
你们要有衣穿,有饭吃,有屋住,不受鞭打绳拴及种种的压迫与剥削,只有广大的工农与劳苦群众联合起来,拿着武器刀枪,同那些压迫我们的、剥削我们的国民党军阀、豪绅、地主、买办进行斗争,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根本推翻,将军阀、地主、豪绅及其反动爪牙完全肃清,才能解放(除)我们的痛苦。
工农红军就是由这些革命的工人、农民与一切劳苦群众为解放自己而组成的,所以,红军拿着武器专门保护工农劳苦群众的利益,彻底消灭一切反动势力,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统治,没收军阀、地主阶级及一切反动派的土地房屋财产,分给工农与劳苦群众,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改善工人生活,建立自己的工农政权——苏维埃政权……
红军的到来,使川北群众感到格外新鲜。这支从远方来的军队,他们严格的纪律和对老百姓和蔼的态度,很能让人接受。
红四方面军把发动群众作为站住脚跟的一件大事,总政治部下令各部队组成工作队,要求队员有一定的政策水平,还要有群众工作经验,广泛接触群众,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张琴秋带着总政治部工作队在通江地区走村串户,同时她还担负着对各区域工作队的领导责任,她几乎跑遍了整个通(江)、南(江)、巴(中)地区。通过广泛联系群众,张琴秋了解到大巴山人民的生活十分艰苦,不少大姑娘没有小衣(裤子)穿。广大劳动人民对红军工作队的到来热烈欢迎,他们端来了洋芋汤,又送来野猪肉,然后就问,同志,你们有没有多余的小衣?由于四川军阀强迫农民种鸦片,不少男子吸鸦片成瘾,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在家抱娃娃,使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广大妇女身上,上山砍柴背草,下田插秧割谷,饱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迫。川北有句俗话,“要吃巴山饭,婆娘打前站”,妇女的作用和地位可见一斑。许多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被迫当了童养媳,又叫“干女子”。“干女子”小小年纪就来到婆家,为的是能吃上一口饱饭,别说上学念书,连个正规名字都没有。红军的到来,特别是红军中的女同志,在川北妇女中引起了波澜,她们生活的平静被打破了,祖祖辈辈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她们亲眼见到了女人的另一种活法。在她们眼里,女红军的灰军装胜过了绫罗绸缎,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种装束。她们的心像放飞的鸟儿,红军的到来,使她们看到了广阔的天空。
张琴秋把这些情况向总部作了汇报,总部也注意到了这支可贵的妇女力量,川北的妇女特别能干,特别能吃苦,当她们认准了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时候,她们的积极性爆发出来了。张琴秋还组成了女子工作队,由她亲自带着来到两河口和泥溪场,起先,男女老少都跑来看稀奇,女子工作队正好抓住机会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宣传红军为工农的宗旨和政策。张琴秋的侃侃而谈吸引了众多妇女,尽管她的南方话不大好懂,但她的亲切、随和、热情、爽朗,使妇女们都围聚在她的身边。这些妇女们从懂事起就开始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谋生,她们从来没有见过像张琴秋这样知书识礼又走南闯北的女先生,张琴秋所讲的道理,是她们想过一千遍却没能想清楚的东西,现在像是一下子开窍了,于是妇女们热情地把女子工作队从村头邀请到她们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