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孩子们从小就得训:天鹅是女王的财产。可观之,不可亵玩。
其实,更确凿的还需纳宗归类。属于女王的天鹅,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是无主的野天鹅,其二是一种名为Mute Swan的天鹅品种。
为了这群流浪的动物,英国王室专门设置官职——天鹅官。顾名思义,其职责便是守护天鹅,替每只无主的天鹅上个“户口”。口说无凭,每年7月第三个星期一的上午,泰晤士河上会举行传统的天鹅喙标记活动。一对经过精心挑选的天鹅夫妇,和它们的儿女劳师动众,在众目睽睽下接受体检、称重、套环、嘴上刻痕。而在同一周,天鹅官们会对泰晤士河上的天鹅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数目。偶尔有过几次,女王一时兴起,由天鹅官开路沿河巡游。一时,天鹅与女王齐辉!
看上去的宅心仁厚,实则缘起一段残酷的历史。十二世纪,英国国王为了确保宴会上有足够的天鹅供宾客享用,宣布此批类天鹅归王室所有。
不过,虽有英女王荫庇,野天鹅的数目仍在难以遏制地锐减。
“谁动了我的天鹅”?
经过深入调查,英国人发现原来大多数失踪的天鹅,都成了老饕东欧人的盘中餐。最近几年,大批陷入经济危机中的东欧人免签入英。英国人瞧不上眼的粗活脏活,他们闷头就干。这群“东欧农民工”,挣着英镑养家糊口。关于天鹅,他们的头脑中可没有“女王陛下”这根筋。谁见谁得。满湖痴肥的天鹅,直叫人口水涟涟。
英国人恼了。禁食标志紧急出炉。一只天鹅,一副刀叉,再加上大大的“X”,只是不知道对于饥不择食的人们来说,威慑力到底有多大。
到哪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的人们,都难免存在矛盾。这其实是生存的矛盾。在果腹与给养面前,那些阳春白雪的清规戒律,难免被置若罔闻。醉酒、伤人、偷盗……无法无天的“东欧农民工”惹来众多非议,却无恰当对策。他们的群居处常常会拖低当地的房价。眼下在利物浦市中心售价1英镑仍无人问津的公寓房,便可见他们和小混混的“威慑力”。
无辜的天鹅,仍将不可避免地“死于非命”。当文明遭遇饥饿,裂痕中的人性,有伤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