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沪深股市出现明显调整,在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略显低落的时候,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股份的力度有加大迹象。
统计显示,今年3月以来,共有11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总减持额为52.48亿元;与此同时,有36只个股被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增持额为6.26亿元;总体来看,3月以来大小非净减持额为46.22亿元,日均净减持额为5.14亿元。
从同比数据来看,去年3月同期大小非净减持额为44.27亿元,与今年3月数据基本相当,显示当前大小非减持压力没有发生同比口径的明显变化。但是环比数据则透露出相对悲观的信号。今年2月大小非净减持额为39.76亿元,日均净减持额为2.65亿元,不难发现3月份的日均净减持额较2月份环比增长了近1倍。
大小非减持力度增加显然对二级市场构成了一定压力,但分析人士认为,短期而言,减持压力大幅增加的空间或许比较有限。首先,从目前情况看,在通胀压力有限的背景下,宏观流动性仍然处于相对宽松的格局中,至少没有过度紧张,重要股东减持股份的动力相对有限。其次,虽然在本轮反弹行情中大盘上涨态势较猛,但除去金融、地产等板块外,很多个股涨幅有限,且经过近半个月的回调,大小非因股价过高而减持的欲望预计也已经相对有限了。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10月底至今,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出现减持的一共有171家公司,占全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一半左右,其中有60家公司出现了解禁限售股的减持,共计减持3.67亿股,约合金额37.36亿元,占同期减持总量的63.44%和51.84%。
在公司高管群体中,有131家创业板公司出现高管减持,共计减持1.96亿股,约合金额32.61亿元。上市公司高管减持的力度超过风投公司,成为这段时间创业板公司减持的特点。
本报记者 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