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何夕再见星汉灿烂
王纪人
  王纪人

  已经没有抬头望天的习惯了,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你应该懂的,因为白天老是灰蒙蒙的,晚上再无星光灿烂。

  年轻的时候是喜欢看天的,可能是射手座的关系。其实我不是一个太耽于幻想的射手,只是喜欢看白云在蓝天下漂移,就如远处的白轮船缓缓驶过大海。夜晚的天空是更美丽的,安静却又熙熙攘攘。那时我住在邻近淮海中路的一条弄堂里,在二楼的阳台上就能看到一个狭长的丁字形星空,银河时常就恰好横亘在那里。想想吧,那该有多少亿颗星星——女神和男神们,在那里眨着眼睛向地球人眉目传情啊。北斗七星就像一把勺,是最好辨认的,鹊桥两边的牛郎织女却不好找。管它呢,背一句“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就行啦。如果躺在卧榻上,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卧看”了。在市中心弄堂里朝天瞟一眼就能望见银河的故事,90后们会以为是天方夜谭呢,但在那时却是千真万确的,根本用不着任何夸张的修辞。

  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一年也有几场沙尘暴,雾霾天气倒是不算多的。在城里能够望见西山,有时轮廓还很鲜明。在宿舍里摇头晃脑地读了一天的“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以及各种注本。脑子有点儿不灵光了,便到未名湖边去散步,坐在长椅上发呆。湖水里荡漾着一爿晴朗,化成各种闪光的波纹。晚上时常踩着星光去燕南园,僧敲月下门式地叩开西班牙式的别墅,去拜见游国恩师。“四清”时,我在江陵到上海的轮船上有过几日往返,亲见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伟壮阔,体会到诗圣博大的胸境。记忆一下子又飞到了70年代中期了,那时我住在拉萨河畔,也曾流连在那曲的高原牧场上,还在雅鲁藏布江湍流中的牛皮筏上,看到珠穆朗玛金字塔式的洁白顶峰。在那神山圣河的疆域,在整整两年的日日夜夜里,包括在梦境里,始终呼吸着最纯净的空气。虽然氧气是少了些,只要不蹦迪就行。天,永远是那么的湛蓝,没有一丝杂质;夜,永远是被数不清的钻石镶嵌着的。望着发光的星空,心也好像被擦亮了。但也有恍惚的时候,仿佛面对梵高的星空。

  几十年过去了,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极高的大小城市里,晚上还能够看到星光灿烂的天空吗?除了月亮和启明星等稀稀拉拉几颗,其他星星仿佛远走高飞,逃离人类了。我曾经试图去寻找,可惜总是失望而归。只有一个小山村,才给我些许的安慰。一个网页上写道:“决定人们观察星星是明是暗,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于星星发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们之间距离的远近。”现在我们才知道,显然还有第三个因素,即人为的因素:大气洁净或污染的程度,以及光污染的有与无。

  地球日刚刚过去,明年的七夕,要不要设立一个“星星日”呢?让我们擦干净空气,重见蓝天,召回星星。星兮归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A11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A1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何夕再见星汉灿烂
腌笃鲜
文艺有啥用
春消息
清明断想
三言两语记
十日谈
穿越烽火爱上他
新民晚报夜光杯A15何夕再见星汉灿烂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