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弦声心语听古琴
傅震
  傅震

  不怕被人笑话,很久以来我不知古琴为何物。直至花甲之年,妻子有缘拜识上海音乐学院广陵散传人戴晓莲教授为师,我才有幸识得古琴。家中有人初学琴,对旁听者来说绝对是种考验。好在古琴声不高,妻子在书房中操琴,我将书房门关上。她拨她的七弦琴,我听我的西洋乐,倒也各得其所。

  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日下午,我躺在沙发上小眯一会。矇目龙间,一阵拨弦清音鱼贯入耳,恰似雪天晨晖下,稚雀栖梅鸣。清静芳润之感油然而生。琴声来自书房,她故意没关门。“是你弹的吗?”“好听吗?”她从书房探出半个身子,怯怯地问。我说:“蛮有味道的么。”她满脸得意走近我,“侬晓得口伐,这叫梅花三弄。”我顿时觉得家中氛围高雅起来。从此,书房门再也不关了。

  不久,上海音乐学院隔壁的书店搬家,唱片大甩卖。我淘得一盒古琴曲,两片装。是徐元白、黄雪辉夫妇的浙派古琴遗韵。拿得家来,龙井一壶,篆香一炉,与妻共赏之。从高山流水到渔樵问答,从秋江夜泊到空山忆故人,蔼蔼春风,琅琅环珠;泉注凤翔,龙升雨降;超巡苍霄,逍遥太极;心旷神怡,渐入佳境。我这才明了古人为何视琴为礼乐之翘楚。“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众器之中,琴德最优。能尽雅琴,唯至人。”古人对于琴艺,知之良深,推崇至极。

  我虽然不会弹琴,但也可学会听其奥章。历来听琴也有文章。宋徽宗赵佶有幅《听琴图》,那静谧致远的空灵,让我们体会古人洒脱超然的性情。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把我们带到了那“不客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以琴诉万般愁肠的年代。从此,徐元白老先生的这张唱片就成了我唱片库中的至宝,百听不厌。从他的《鸥鹭忘机》中我欣赏:大圣遗弦飞泉鸣,九天玉佩其声锵。从《潇湘水云》里我感悟:猿啸青萝松风意,月露知音高岚情。这倒应了明朝潞王朱常淓一句话。他在《古音正宗》里

  说:“孤于琴理素心有获。岂徒宜弦徵,协宫商而已哉,诚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焉耳。”

  宋徽宗有把御制“松石间意”琴,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中以1.36亿元成交。琴上留有乾隆的七绝题诗,后两句为“安得伯牙移情手,为余一写山水心”。听了几年古琴,我对这两句诗颇有同感。听古琴能激发诗兴,这是我听古琴的又一收获。我听西洋古典音乐良久,从无诗兴撩起。但听古琴却会诗兴大发。我妻子学古琴时说,学古琴是为了有助于习书法,中国文化是相通的。现在我才信了。前年,我们读书会去杭州游学,晚上,大家围坐在客厅里,学友小林抚琴,一曲平沙落雁,沁人心脾。望着她拨,弹,抹,挑,我诗兴骤起,随即写了一首清平乐:

  七弦拨动,纤指翻飞弄。袅袅仙音旋阁栋,落雁平沙寄梦。  

  宫商徴角和音,黄钟大吕谐琴;一曲高山流水,潺潺千代传情。

  去年,戴晓莲教授举办古韵新春——古琴演奏会,她注重古琴艺术创新,贯以吴语吟颂,唐诗配唱,令人印象深刻。演奏会后,我即作七律一首并由妻子书写贺她:

  山水难归伯牙梦,广陵神续晓莲琴。空山白雪律修性,高燕萍池韵品心。吴语相吟丝竹软,唐诗配唱管弦寻。含章吐曜龙凤曲,天下知音如醉斟。

  戴教授满心欢喜,装裱后挂在办公室。

  自从我有幸听赏古琴以来,生活雅趣增添不少。此文结尾时,我心暗许,择个良时吉辰,我要拜我妻为师,操琴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新民旅游
   第A18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A19版:新民旅游/诗意居住
   第A20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旅游资讯
弦声心语听古琴
挂像
秀逸天成 风流倜傥
本土黑胶随想曲
铁VS水
上海的传统兰展
十日谈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弦声心语听古琴 2013-04-30 2 2013年04月30日 星期二